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没有国学大师,国学如何传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吴琦幸 
最近应邀在国内参加一次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久违此类会议,除宣读论文外,还见到了当年的老朋友和老同事、同学,自有一种故旧相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更可喜的是,看到很多年轻的学者专家,在经学、史学、训诂音韵学方面勤勉努力,出了很多成果,其深度和广度都不让前贤。

近几年,国内的学术研究,不少喜好以耸人听闻的术语名词吸引眼球。“国学大师”几乎成为嚼烂的称号,稍有涉猎中国学问者,即可获得此类头衔。即便受之者推谢再三,也照封不辍。而国学研究所、研究中心也不绝于耳,似乎任何学问,只要佐之以“国学”,便可以立项成名,炫耀于世。甚至还在孩童中提倡国学,有“儿童国学研究”之谓。好像读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就算作进入国学堂奥。当年清华国学门四大导师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梁启超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我前几年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当今提倡国学就像炒菜,只要媒体的火候,舆论的作料加上去,国学这道菜就炒出来了。现在还是这样的看法。只是我觉得今次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别具一格,其内容样样都在研究传统国学,却并不用“国学”字样,觉得主办者的眼光和学术见识不一般。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次传统中国学术讨论会研究的都是国学基本内容,考证的是文献学中的重大问题,例如经学、史学、训诂小学、版本目录等等,但是主办方却避开使用“国学研究”字样,主持人称,因为“国学”一词有被用滥之嫌,他们的宗旨是不去趋炎附势,不去跟风炒作,而是扎扎实实地,在传统中国的学术中耕耘。

真正的国学研究不靠炒作,而是靠耐得住寂寞的恒心,甚至有的学者在出版专著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旧孜孜不倦。例如我的文字学老师罗君惕谢世多年,其倾注一生心血的文字训诂专著《说文解字探源》至今无法面世,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国学成就。国学还是会按照自己的学术脉络发展,不会因为社会浮躁而影响它的范围和研究深度。

国学,换言之,就是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考据、史学考证等等的综合。这些国学中的基本门类,曾经在清朝乾嘉年间盛极一时。中国古代典籍纷繁复杂,地上和地下的典籍资料交相佐证,使得中国古代文献和史料充满误读、误解、误传,从两汉开始,就有为疏通文献而进行的注疏考据,这种注疏考据从文字始,因为传统中国文献并不像今天那样分科细密:今天大学中文系中初分文学和语言两大类,即便是汉语课,还有现代、古代,语言又有语法、文字、语音等。今人已经无法像古人那样,综合学习研究传统中国学问。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包括了各种史料和文献。即以传统的经学一门,已经包括了历史、语言、哲学、伦理、典章、文化、社会等等学科。而文字也通兼形、音、意三者。古人认为,要读通经典,必须要从识文字始,于是疏通,典籍文字就成为“小学”之根本,后人也以小学作为文字、训诂、音韵的总称。国学从这样的“小学”始,并不以“小学”终。“小学”一门,只是工具而已,运用这一门工具,要解决经学、史学、文献学等等各种疑难问题。虽然乾嘉学派以《说文》四大家名动一时,但是期间更多的文献学家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经、史、子、集以及碑版石刻、青铜吉器方面研究大有建树。到了甲骨文字出土、敦煌文献发现,都为国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这也是晚近罗王之学、章黄之学形成的由来。

所以国学并不像有人理解的那样,只要是中国的学问就可以,而是有它的特定含义,那就是运用考证的方法,解决传统文献学中误解、误读的文字、声音、意义、史料错讹、史实订正和发现由此形成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国学是这样一门很专精又很广博的学术,今人已经无法像当年的学者那样,通晓各个门类,成为所谓的“国学大师”。海外自然也有不少汉学家或中国学家,除了个别学者可以包罗多个门类之外,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范围比较狭窄,文学、史学、语言都有,但基本上,守着传统中国学术范围的可称之为“汉学家”,而研究现代汉语或者现代小说的,很难称为“汉学家”。我们希望中国的学术在国际上发扬光大,希望各国学术界重视中国传统学问。但“国学”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名词,目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只要对国学有一些基本认识,很少会把这个词语用作一门专业来开设本科或研究生课程,这是因为国学的博大精深及其历史演变造成的。

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有一位学者特别论及吕思勉先生关于文学的论述,这也是非常出我之意料的,作为史学大家,吕思勉在当代达到相当高的成就,但是我没有想到,他对古典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如此精深,可见国学研究者的包容度和学术的广度。

国学既如此高深和广博,今人是否就无法探其究竟了?我觉得扎扎实实地从国学的基本知识——文字训诂开始打基础,了解汉字形、音、意三者的演变关系,转而深入研读经史典籍,再试着发现课题,解决问题,应该是国学入门的正道。

(作者系美国圣塔莫妮卡学院现代语言学教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