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法门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五行掌-刘天君张海波_弓步-意想-呼气-吸气-



核心提示:一、操作技术 五行掌包括起式、收式和5节正功,其中每一个动作均重复做5次。完整练习一遍五行掌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0分钟。 起式 1.调身:面向东方,自然松静站立,手臂下垂,脚跟并拢(图1)。 ①双掌外旋至掌心向前,带动双臂略外展;掌带臂走,从两侧上举平肩,掌心向上。(图2) ②双手臂继续上举至垂直,掌心向内。(图3) ③双掌内翻下行带动双臂屈肘下行平肩,掌心向下。 ④双手下行至臂伸直,双掌按向外下方。 ⑤双掌内旋,带动双臂归位。 ⑥重复5

原题: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词频:动作,呼气,双手,吸气,双掌,症状,意想,弓步,向下,捏合,连续,调息,操作,掌心,面向,感觉,双臂,向左,参照,疾病


一、操作技术 
  五行掌包括起式、收式和5节正功,其中每一个动作均重复做5次。完整练习一遍五行掌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0分钟。 
  起式 
  1.调身:面向东方,自然松静站立,手臂下垂,脚跟并拢(图1)。  
  ①双掌外旋至掌心向前,带动双臂略外展;掌带臂走,从两侧上举平肩,掌心向上。(图2)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②双手臂继续上举至垂直,掌心向内。(图3) 
  ③双掌内翻下行带动双臂屈肘下行平肩,掌心向下。 
  ④双手下行至臂伸直,双掌按向外下方。 
  ⑤双掌内旋,带动双臂归位。 
  ⑥重复5次。 
  2.调息:每一个完整动作与一次呼吸相配合。 
  动作①②吸气。 
  动作③④呼气。 
  动作⑤屏气。 
  3.调心 
  ①双手臂上升和吸气时,意想和感觉整个身体变轻,好像要飞起来。 
  ②双手臂下降和呼气时,意想和感觉整个身体变重,好像回落到地上。 
  4.操作提示 
  ①动作须连续和不间断地完成,以形成整体动作。 
  ②意想出真实的感觉,但足跟不离地。 
  第一节 推法 
  1.调身:面向东方。 
  ①双掌向上平提齐肩,左脚跟同时上提,左脚尖点地。沉肩含胸(图4)。 
  ②转肩翻掌,将平掌转为立掌,同时左脚向左前方45度角方向,用前脚掌擦地前移大半步。立掌坐腕,双肘微屈,上臂与肩平(图5)。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③双手立掌向左前方推出,呈弓步(图6)。  
  ④双掌内翻,双臂自然下垂,撤腰坐臀,勾左脚尖。 
  ⑤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2.调息 
  动作①②吸气。 
  动作③呼气。 
  动作④屏息。 
  3.调心 
  动作①暗示清气从足大趾沿肝经上至两胁。 
  动作③感受双手如推开重门,同时暗示浊气沿肝经出于足大趾。 
  4.操作提示 
  注意转肩翻掌不是旋腕翻掌;左脚掌擦地前移,不是离地迈步。做推法时,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的自然呼吸,目光注视双手,屈腕立掌稍用力,使指尖有麻酥酥的得气感。吸气时足大趾微微上翘。  
  第二节 拓法 
  1.调身:面向南方。 
  ①-③同推法。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④双手立掌自左向右平移;双腿由弓步变马步,双足平行;身体随之右转(图7)。 
  ⑤双掌内翻下行,双臂自然下垂;双腿同时弯曲下蹲,上身竖直(图8)。 
  ⑥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2.调息 
  动作①吸气。 
  动作②~④呼气。 
  动作⑤屏息。 
  3.调心 
  自动作③转为动作④时,意想和感觉用双掌拓碑帖,平整而有力地从一侧移向另一侧。 
  4.操作提示 
  ①下蹲的程度可因人而宜,原则上以大腿平膝为好。 
  ②此式呼气时间长于吸气,须注意保持呼气过程的平缓流畅。 
  第三节 云法 
  1.调身:面向南方。 
  ①左掌及前臂上提齐肩,左膝同步上提平,与上身呈90度角;左脚尖下指地面,左脚踝靠右腿膝(图9)。 
  ②左掌及前臂继续上提,至掌心齐目时外翻向下,带动前臂以左肘为圆心外展划圆至与肩平,左膝、足姿势不变(图10)。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③左掌及前臂继续划圆向下(图11),自然到底;左膝、足同步向下归位。 
  ④做完1次左侧动作后,做1次右侧动作,左右交替进行,各做5次。 
  2.调息 
  动作①时吸气。 
  动作②③时呼气。 
  3.调心 
  用眼角余光觉察手掌的运动轨迹,同时意想和感觉左右躯体的气机运行如行云流水般此起彼伏,如环无端。 
  4.操作提示 
  ①划圆以肘为圆心,不是以肩。 
  ②划圆时眼睛的余光跟随手掌的移动,头不动。 
  第四节 捏法 
  1.调身:面向西方。 
  ①双手五指捏合,左手向上捏合,左臂、左腿向左前方45度角伸出,呈左弓步;同时右手向下捏合,平肩屈臂,邻近右腋窝(图12)。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②撤腰坐臀勾左足尖。上身姿势不变。 
  ③转腰撤左手伸右手,左右手相遇时相互调转方向(图13),变为左手向下捏合,右手向上捏合(图14)。  
  ④向前伸左手,向后撤右手,左右手相遇时再次相互调转方向。 
  ⑤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2.调息 
  动作①②时吸气。 
  动作③时呼气。 
  3.调心 
  撤腰坐臀、撤左手时,意想和感觉拉弓射箭的姿态和力量。 
  4.操作提示
  整个动作中目光始终跟随前手,头亦随之摆动。第五节 摸法 
  1.调身:面向北方。 
  ①左足向左前方45度角方向擦出,呈左弓步,双手水平下按于前下方,双掌靠拢但不接触,掌心向下,指尖伸向正前方(图15)。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②撤腰勾左足尖,转体向右,双掌向右后方划圆,完成1/4(图16)。 
  ③转腰撤手坐臀,继续划圆,双掌运行至接近左大腿外侧,完成划圆的1/2。 
  ④还原左弓步,双掌向左前方划圆完成3/4。 
  ⑤身体右转,双掌继续划圆至完成。 
  ⑥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2.调息 
  动作①②吸气,即划前半个圆时为吸气。动作③④呼气;即划后半个圆时为呼气。 
  3.调心 
  双手划圆时意想和感觉正在按住一个浮在水面的球,既不要让球浮出水面,又不要让球沉入水面,在用力与不用力之间,保持双手的水平划圆动作。 
  4.操作提示 
  划圆时尽量保持水平,不要有上下起伏。 
五行掌-刘天君 张海波

  收式 
  1.调身:面向东方,前4次动作同起式,第5次动作如下。 
  ①双手上升至最高处时两手相合(图17),顺势下落于胸前合十(图18)。 
  ②保持双手合十的姿势,闭目静立片刻。 
  ③双手缓缓放下,回归为自然站立而结束。   
  2.调息 
  ①前4次呼吸同起式。 
  ②第5次动作吸气同起式,双手合掌时转呼气,双手下落至胸前呼气止。 
  ③双手合十静立时做5次呼吸,第5次呼气时双手缓缓放下。 
  3.调心 
  ①前4次同起式。 
  ②第5次在双手合十静立时进入无念的安静状态。 
  4.操作提示 
  双手胸前合十时,要沉肩坠肘,两臂齐平。 
  二、辨证施功 
  五行掌用于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状态,可以按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全套练习;用于慢性疾病的康复,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五行生克原理辨证施功,重点练习其中的一两节。每日可练2次,每次20~30分钟,3个月为1个疗程。 
  1.推法 
  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可用于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腹痛泄泻、郁郁寡欢等肝气不舒的症状,也可用于头痛耳鸣、眩晕恶心、目赤口苦等肝阳偏盛的症状。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月经不调、高血压、青光眼、慢性肝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2.拓法 
  具有清心泻火、养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口苦咽干、尿黄淋痛等心火亢盛的症状,也可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喜笑悲泣无常等心血不足的症状。 
  神经衰弱、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泌尿生殖系统及妇科的慢性炎症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3.云法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可用于食少、脘腹胀满、噫气、呕恶、泛酸、腹痛、肠鸣、泻痢、痰饮、水肿、肢倦身重、舌根强痛、黄疸、小便不利等脾胃功能虚实不调的症状。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4.捏法 
  具有宣畅肺气、降气除痰的作用,可治疗项背强痛、咳嗽、咽痒、咽痛、口干、气逆、哮喘、痰多、寒热、无汗、胸闷胀痛、呼吸气促、尿频黄赤等肺功能虚实不调的症状。 
  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恢复期)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5.摸法 
  具有温阳祛寒、益阴泻热的作用,可用于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眼睑浮肿、小便不通、阳痿、遗精、早泄、精冷、不孕不育、眩晕耳鸣等肾阳不足的症状;也可用于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口干、咽痛、咳痰带血、喘息、背痛、黄疸、腹泻、嗜睡等肾阴亏乏的症状。 
  神经衰弱、肺结核、肺心病、肾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6.收式 
  有通利三焦,协调五脏,调畅气机,平秘阴阳的作用,虚实均可用,无病保健康。 
  三、病证举例 
  1.感冒 
  ①疏通肺经,练五行掌第四节捏法200遍(左右各100遍),至微汗出为宜。 
  ②培土生金,练五行掌第三节100遍(左右各50遍)。 
  2.胁痛(慢性肝炎) 
  ①疏肝理气,练五行掌第一节推法200遍(左右各100遍)。 
  ②滋水涵木,练五行掌第五节摸法100遍(左右各50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