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医术 » 中药常识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三匹叶_音名-白痢-筋络-生境-



核心提示:目录“三匹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在《*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拼音名】SānPǐY【别名】豆角柴【来源】豆科三匹叶Campylotropiscavaleriei(Levl.)C.Y.Wu[C.velutinaA.K.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贵州。【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通经活血,舒筋络,收敛止痛。主治腹泻,赤白痢,慢性肝炎,腹痛,风湿痛,痛经。【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摘录】

原题:三匹叶
词频:音名,白痢,筋络,生境,豆科,绒毛,腹泻,通经,汇编,辞典,痛经,贵州,活血,分布,云南,腹痛,灌木,止痛,肝炎,用量


目录“三匹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在《*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

【拼音名】Sān Pǐ Yè

【别名】豆角柴

【来源】豆科三匹叶Campylotropis cavaleriei (Levl.)C. Y. Wu[C. velutina A. K. Schindl.],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贵州。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舒筋络,收敛止痛。主治腹泻,赤白痢,慢性肝炎,腹痛,风湿痛,痛经。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辞典》:三匹叶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Sān Pǐ Yè

【来源】为豆科植物绒毛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1~2米。嫩枝有黄色绒毛。叶互生,复叶有小叶3枚,基部小叶为倒卵形,顶端小叶渐小,呈狭椭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色,下面被绒毛,银白色。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复组成圆锥花序;萼钟形,5裂,其下有结节;花淡黄色,龙骨瓣弯曲有喙。荚果。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舒筋络,收敛,止痛。治腹泻,赤白痢,慢性肝炎,腹痛,风湿痛,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附方】治慢性腹泻:三匹叶根、干姜、胡椒。水煎服。

【摘录】《*辞典》

页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