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散打近身实战法_散打-敌我-吃劲-实战-



核心提示:李小龙曾说:我全部的武功精粹凝结起来就是两点——近身与发力。可见,在散打中,巧妙的接近对手是击倒敌人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散打的学习与比赛中,很多人往往被对手拒之门外,想有效地重击对手难上加难,笔者多年练习散打,总结了一点粗陋的近身之法,欲与同道者共享,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一、吃劲法所谓的吃劲法就是我的手臂与对手的四肢接触瞬间,通过劲的转换将其粘住,对手欲撤不能的窘态下,以闪电般的速度近身重击对手。1、敌我对峙,敌人在假动作的掩护下

原题:散打近身实战法
词频:敌我,敌人,攻击,吃劲,掩护,散打,代步,动作,击倒,劲力,重击,避开,向我,手臂,向斜


李小龙曾说:我全部的武功精粹凝结起来就是两点——近身与发力。可见,在散打中,巧妙的接近对手是击倒敌人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散打的学习与比赛中,很多人往往被对手拒之门外,想有效地重击对手难上加难,笔者多年练习散打,总结了一点粗陋的近身之法,欲与同道者共享,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
  
  一 、吃劲法
  
  所谓的吃劲法就是我的手臂与对手的四肢接触瞬间,通过劲的转换将其粘住,对手欲撤不能的窘态下,以闪电般的速度近身重击对手。
  散打近身实战法
  1、敌我对峙,敌人在假动作的掩护下,迎面一记冲拳打来,我利用同动之理迅速以前臂接其臂并向后下方吃住其臂上动不停,我借住两臂相粘之势,以身领步,身手齐进,重击敌人(图1、2、3)。
  2、敌我对峙,敌在假动作的掩护下,突然出摆拳击我头部,我迅速以肘接其小臂并向斜上方吃住其手臂,上动不停,我突然劲力转换以拳代步近身击倒对手(图4、5、6)。
  3、敌我对峙,敌在假动作的掩护下,突然起一记鞭腿,击我肋部,我迅速转身接腿并向斜后方吃住其腿,同时借助吃劲上右脚,三者一气呵成,不可脱节,在我进右步的以刹那,劲力迅速转换,以肩靠击敌人(图7、8、9)。
  说明:欲掌握此法,可通过推手练习,提高手臂触觉的灵敏性,效果会更好。
  
  二、闪避法
  
  散打近身实战法
  就是通过运用灵活的身法加上合理的角度,即避开敌人的攻击,又为自己反击创造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1、敌我对峙,敌突然进步以右手直拳击我面部,我迅速晃身避开敌人的攻击,动作不停,我上下齐出击倒敌人(图10、11、12)。
  2、敌我对峙,敌在假动作的掩护下,猛然起后悬踢击我头部,我在起腿将至未至之际迅速以头代步,身走弧线贴近敌人,猛然发劲击倒敌人(图13、14、15)。
  3、敌我对峙,敌以直拳向我击来,我以腰带步,以头领腰,轻轻向右移动,避开这一攻击;敌一击未成,迅速起腿踹我胸部,我以电击一样的反应闪避,同时出腿反击,此法充分体现了散手攻防一体之理(图16、17、18)。
  说明:此法关键是闪进结合,闪中进,进中闪,只有如此,才能为自己创造合理的反击条件。
  
  散打近身实战法
  三、直进法
  
  就是通过封堵、截击等方式,将对手的攻击挫败在萌芽状态,并为自己的攻击争得时空条件。
  1、敌我对峙,敌欲直拳攻击,在敌将出未出之际,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线进身并十字手法破坏敌的攻击;上动不停,迅速变防为攻将敌击溃(图19、20、21)。
  2、敌我对峙,敌在假动作的掩护下欲以摆拳攻击我 ,我看在眼里当机立断迅速以头代步直线近身并以十字手法拦截敌手臂,上动不停将其抹摔倒地(图22、23、24)。
  3、敌我对峙,敌欲以腿法攻击我,我趁其起腿之际,依同动之理迅速垫步近身并以前腿封堵敌腿,我变在先趁机击敌头部(图25、26、27)。
  说明:此法关键是时间上的把握,一定要在对手欲动未动之际出击;反之在对手攻到“家门”时,就不奏效了。
  
  四 以退为进
  
  此法也是诱敌深入之法,在敌人向我进攻时,我佯装退缩,在敌放松警惕贸然出击之际,我在以回马枪杀之。
  1、敌我对峙,我以直拳向我攻击,我怕后撤避开, 敌乘胜追击,起鞭腿击我肋部,在我发现敌追来之际,全迅迎击(图28、29、30)。
  2、敌我对峙,敌以地鞭腿扫击我小腿,我向后退让,敌乘胜追来,我在其两次出击未至之际,以闪电般的速度回击(图31、32、33)。
  说明:此法关键时佯装要神似,不可流于形式,一定要做到让对手以为你真的招架不住,方能有效。
  总之,要想能巧妙地靠近敌人,须要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比如,以头代步,以拳领步,身步一体等等,这是近身的前提条件。在加之以敏锐的反应,超强的判断力,果断的性格,定能随心所欲,进退自如。有人讲搏击就是攻防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攻防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只有捕捉到恰当的时间和合理的角度(空间)才能有效战胜敌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