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李小龙截拳道技术体系的原始构架-乔峰_西洋-击剑-拳击-截拳道-



核心提示:李小龙先生的亲传弟子黄锦铭师傅曾经把截拳道归结为是融咏春功夫、拳击与西洋击剑于一体的实用徒手格斗术。换句话说,精简实用的咏春攻防技法、不拘一格的拳击步法与诡秘多变的西洋击剑战术,共同架构了李小龙的截拳道功夫体系。詠春——截拳道的起点李小龙从十三岁起拜师叶问(图1),到首次离港赴美,詠春拳一直是他在香港阶段最主要的武术训练内容,而他的大师兄黄淳梁(图2),则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代师传授其詠春拳。与此同时,李小龙的好友张卓庆(图3),也在叶问门

原题:李小龙截拳道技术体系的原始构架-乔峰
词频:西洋,击剑,截拳道,训练,拳击,攻击,格斗,对手,技法,跑步,功夫,技术,实践,身体,训练者,步法,目的,拳击手


李小龙先生的亲传弟子黄锦铭师傅曾经把截拳道归结为是融咏春功夫、拳击与西洋击剑于一体的实用徒手格斗术。换句话说,精简实用的咏春攻防技法、不拘一格的拳击步法与诡秘多变的西洋击剑战术,共同架构了李小龙的截拳道功夫体系。


詠春——截拳道的起点


李小龙从十三岁起拜师叶问(图1),到首次离港赴美,詠春拳一直是他在香港阶段最主要的武术训练内容,而他的大师兄黄淳梁(图2),则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代师传授其詠春拳。与此同时,李小龙的好友张卓庆(图3),也在叶问门下学拳,张、李二人经常在一起训练。那个时候,李小龙一心想成为詠春门中功夫最棒的人,黄淳梁针对李小龙的好胜性格,告诫他说每个人只有一个真正的对手,那就是他自己。后来在李小龙离港赴美之际,黄淳梁又提醒李小龙在美国要留意西洋拳击手。


李小龙到达美国不久,结交了许多柔道运动员、拳击手与街斗高手一起进行搏击训练。没有用多长时间,李小龙就借鉴拳击中一些先进理念,改变了自己原本的詠春格斗风格,这突出表现为把正身对敌变换为侧身对敌。这一转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李小龙所面对的西洋拳击手大都要比他块头大、身体强壮;其二是他要做最棒的詠春拳实践者想法一直没有变,他考虑到无论自己在美国多么努力训练,那些在香港的师兄弟同样也在训练与提高,所以要想击败他们,就得从詠春以外的功夫着手。这种被李小龙修改了的詠春拳,后来被叫做“振藩功夫”。


最明显的,李小龙把诸如拉手、拍手、圈手等大量的詠春封手技术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摊手与膀手却被归结到肢体触觉训练上去了。这也就意味着,摊手与膀手在实战应用方面已经遭到冷遇或者说退居二线。黐手训练使得李小龙在近距离格斗范畴极尽攻防优势,但这并非就能够完全排除被优秀拳手打到的可能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快速撤离到对手攻击范围之外,然后再伺机快速接近对手予以其重击。


此外,詠春功夫体系中的不动肘原理、中线原理、朝面追形都被李小龙完全接纳并保留在振藩功夫中。虽然李小龙放弃了詠春拳正面对敌姿势,但是山二字拑羊马获得的桩态,却被其移植到了侧身对敌上面。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李小龙虽然修改了自己原本的詠春拳作战风格,但这绝对不是说李小龙完全抛弃了詠春。恰恰相反,李小龙在这个修改过程中,把自己学的詠春拳技理仔细认真进行了一番总结,把詠春功夫休系的精平技理保留在他的振藩功夫中。而另一方面,李小龙把自己认为存在不足的詠春内容,或在练用上适度调整,或如对敌姿势那样直接加以修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这个新体系的实用性,从练到用都要更加适用于防身自卫。


不受约束的拳击技法


李小龙在其后期的截拳道中,纳入了大量的西洋拳击技法。拳击技法,特别是其中的运动力学内容,影响到了后来整个截拳道的发展。


李小龙最先接触拳击是他在香港圣乔治书院读书期间,在学校接受过短暂拳击训练。那个期间李小龙的授业师兄黄淳梁曾经对拳击作过深入研究,并在1958年帮助李小龙取得了香港校际西洋拳击冠军(当然话得说回来,李小龙打败最后一个对手靠的却是詠春的连环冲捶)。


李小龙离港赴美后,曾经与许多身怀西洋拳击技术的人不期而遇。李小龙没有忘记黄淳梁要他留心西洋拳手的提醒,他不断深入地研究拳击技术,并在此中搜寻如何应对与处理拳击手的攻击。李小龙最羡慕拳击的流动性能,从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中间,不会出现如同空手道“寸止”那样的停顿。拳击灵活的步法、高效的闪避技术、科学合理的发力模式都毫无例外地被李小龙所吸收。不过李小龙感到,应对街头不测,无需遵守拳击所谓的竞技规则。基于这样的考虑,李小龙在吸纳了拳击技术的同时,反向吸收了拳击固有的规则。所谓“反向吸收”,就是对拳击固有规则中“说不”的内容,全部说成“是”!比如在拳击中,头撞、搂抱打击、推搡打击、开掌攻击、肘击、前臂攻击、轴击(即转身击打)、击打腰带以下、击打后背、击打后脑、箍颈膝撞、用腿脚攻击、摔法、及对倒地对手的攻击等等,都属于犯规内容,而这些违规动作,却成了截拳道中非常正当、最为常规的技术。


拳击运动的体能训练


时间上溯到1965年1月,李小龙与白鹤拳师黄泽民有过一次交手。虽然那次打斗最终李小龙获胜,但是李小龙当时赢得并不轻松,体力出现了严重透支。通过这次交 手,李小龙认识到自己需要在体能方面加强训练,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拳击运动的一些训练方法。


跳绳:截拳道的跳绳训练源于拳击,跳绳是李小龙在美国期间的日常训练必修项目。


实践证明,跳绳可以使训练者身体诸多方面的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首先,能够全方位锻炼到训练者需要锻炼的各处肌肉,比如手臂、肩膀、腰腹与腿脚等。另外,跳绳属于有氧运动,科学合理的跳绳练习有助于得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通过跳绳练习,还可以提高训练者大脑、眼睛、腿脚与手臂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能力。跳绳的速度越快,对训练者的协调能力就要求越高。训练者由此所获得的或提高的协调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步法运作的轻盈、敏捷与灵活。


刚开始进行跳绳训练,不妨从最简单的屉地单脚跳绳开始(俗称“蹬三轮”),这是拳击训练中最主要也是重要的跳绳形式,对提高训练者的运动节奏感、身体协调能力与耐力具有突出的功效。这种最简单的跳绳训练做起来并不一定就容易,可能你第一次跳的时候,30秒的时间也坚持不到,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身体就会逐渐适应。


在这之后,训练者可做每组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的连续三组的跳绳。随着训练的进展,实践者可以通过增加训练组次或延长每组次训练时间的方式来增加练习的难度。当然如果可能,也可以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做一次性时长为20分钟的完整跳绳练习。


进行跳绳训练,最好不要在硬木地板或水泥地面进行。这是因为身体每次起跳起下落,都会对练习者的膝盖、脊柱与后脑产生冲击,日积月累会给身体造成伤害。如果择地不方便,至少训练者要穿鞋底厚一点的运动鞋来减缓地面对自身的冲击。


训练者也可以变换跳绳的样式来增加乐趣,如双脚跳、单腿曲膝跳、双臂交叉跳等等。


最后要说的是,跳绳除了用于做专项训练外,更多的时候是用在训练开始做热身之用,训练者通过跳绳身体微微出汗,即达到了热身目的。


跑步:截拳道中的跑步训练也是源于拳击,是李小龙当年在美国日常坚持训练项目之一。通常情况下,李小龙每天要跑上1.5到3英里的路程。李小龙没有固定的跑步场地,在跑步过程中经常把不同的跑步形式交叉于其中,比如直线冲刺跑、坡道冲山跑、爬楼跑等。如果场地确实有限,那么完全可以用原地跑来补偿训练。


截拳道跑步训练的目的,一是作为训练的热身,实践者通过跑步10到15分钟的小步跑身体微汗后即可转入强度较大的训练。二是专项素质训练。通过冲刺跑可以提升实践者的腿部力量与爆发力;通过不间断的远距离长跑训练可以强化实践者的心血管功能,发展运动耐力素质。(相关跑步训练的具体形式、要求与功用等内容请参阅更专业相关资料,本文不赘述)。


固定单车训练: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心血管性能,李小龙往往是在跑步之后还要进行全速的固定单车蹬踏训练,时间往往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间。对于截拳道的实践者而言,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自备动感单车类的训练器械进行训练,也可以到健身房去进行训练。总之,实践者进行强身训练,未必就一定在形式上追求与李小龙同样的训练,完全可以用其他另类或类似的训练达到与李小龙训练的同样的目的。


除了跳绳、跑步之外,拳击中影子拳、重量训练与器械训练特别是打靶训练都被李小龙吸纳到他的截拳道体系中。总之,除了规则外,李小龙几乎全盘接纳了拳击技术与训练方法。


西洋击剑支持了李小龙的截拳道


西洋击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很难想象,西洋击剑能与无规则的截拳道自卫技艺联系到一起来相提并论。然而截拳道与西洋击剑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仅仅是黄锦铭先生认定西洋击剑支持了李小龙的截拳道,而且即便是认为截拳道起源于多种武术搏击体系的截拳道概念,也认为西洋击剑在截拳道各种非中国武术元素中位列于首位。


研读过《截拳道之道》这本李小龙经典著作的截拳道爱好者,在相关准备与机动性的章节中,读到这样的内容:——以最短的路径拨开对手直线刺击(肩关节要放松)——通过武器的顺时针运动来实施针对自己高位外侧攻击的反击,同样,也可以通过武器的逆时针运动来实施施针对自己高位内侧攻击的反击。


在这段文字的英文中,“sixte”与“quarte”本来是击剑术语,原意是西洋击剑八个防御技法的两个内容,但事实上在这里术语并非技术动作,而是指代詠春功夫中的四门中的“上盘外门”(或者称为高位外侧)与“上盘内门”(或者称为高位内侧、同样,读者还可以在后面的文章中看到类似的现象,比如对拍、捆、压、封、迫技的细节的描述,其技术皆是西洋击剑的基本技法。


那么,为什么西洋击剑会深深植根于原始截拳道体系中呢?


关于李小龙对西洋击剑的学与练,其源头应该追溯于李小龙的青少年时代。李小龙的兄长李忠琛(Peter Lee)先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西洋击剑高手,正是由于他引领李小龙进入到这一极具绅士风格的竞技艺术殿堂,才有了后来截拳道与西洋击剑的珠联璧合。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们不应该忘记,就是李小龙重多的藏书中,涉及击剑内容的书籍也并非少数。


截拳道中的许多核心原理,在西洋击剑中完全可以找到类似相对的内容与之对照的。


截击即止攻,都被两个格斗体系认为是最高水平的格斗技巧。打斗者如果一味地把思想集中在自己攻击念头上而不注重防御,则容易受到对手攻击。李小龙充分认识到止攻的重要性,以至于把自己的体系定名为截拳道——“截击对手来拳的方法”。截拳道的概念如果换位到西洋击剑中,对应的是“攻击(正在做)准备(的对手)”这个理念。


步法,两个体系都是把小步幅的步法用于对抗中的,截拳道的“疾步”与西洋击剑中的“冲刺步”就惊人的相似。截拳道中的滑打在西洋击剑对应的是滑剑攻击,滑剑攻击即两剑相碰时不脱离随即做偏转攻击,将防御与反击合二为一。


截拳道与西洋击剑都强调时机、韵律与节奏运用。截拳道实践者与优秀的击剑运动员一样,除了须要具备超乎想象的速度能力外,更须要具备精准的操纵速度的能力。“如何”攻击、防御固然重要,但“为何”与“何时”亦为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所在。通过佯攻虚击的形式来破坏敌对双方固有的对峙韵律,对方此时犹有维持原来韵律的倾向,自然无法及时来调整自己以适应新节奏。


截拳道攻击五法与西洋击剑的攻击策略对应除了在技术内涵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外,二者各自体系的某些术语更简直就是同出一辙。比如,截拳道的简单直接攻击(Single Direct Attack)在西洋击剑中被称简单攻击(Single Attack);截拳道的联合攻击(Attack by Combination)在西洋击剑称为混合攻击(Compound Attack);截拳道的诱敌攻击(Attack by Drawing)在西洋击剑中称为引诱、佯攻或第二意图(Invitation/False Attack/Second Intention);截拳道的渐近间接攻击(Progressive Indirect Attack)在西洋击剑中称作间接攻击或伪装间接攻击(Indirect Attack/Feint Indirect);截拳道的封手攻击(Hand Immobilisation Attack)对应西洋击剑中的压剑攻击(Attacks on the blade - Attack au Fer/Prise de Fer)。


毋庸置疑,现代击剑竞技只能用单一的西洋剑作为实施攻防技术的武器。而截拳道则强调四肢八体乃至身体的每一部分运用。但事实上,早期的西洋击剑搏杀却多是长剑与匕首配合使用。在早期西洋击剑中有一种被叫作“佛罗伦萨”技法,具体实施是用左手的匕首向外拨对手进攻的长剑的同时,用右手所持的长剑直刺对手中线。如果去掉手中的武器,那么这个技术就等同于截拳道詠春元素中的梗手冲捶或者是梗手标指。詠春功夫的梗手消打与早期西洋击剑技术,从不同角度印证此技法应用的广泛性与合理性。不可否认,这些内容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上都大大加深了李小龙对西洋击剑的认知程度。


截拳道的警戒势及其重武器前置理念是从西洋击剑的对敌姿势与攻击理念转换而来的。无论是中国传统武术还是西洋拳击,许多门派更多地是讲求前虚后实的对敌姿势,即要求对敌时重拳后置。然而,截拳道则反其道而为之,将自己“最好用”的手脚放到身前直接用于做重击。相类比,西洋击剑对敌是武器前置以期攻击到离自己最近的对手身体部位。如果截拳道实践者持警戒势对敌时,在其前手上放置一柄西洋长剑,那么可以肯定其与击剑选手对敌姿势绝对别无二致。


李小龙早年学习的詠春功夫,詠春出拳讲究的是肘底发力,而西洋击剑的前刺则要求“放膀”以获得更大的攻击距离,李小龙后期的截拳道中前手直拳及标指技法事实正是西洋花剑刺技的徒手翻版致用形式。


格斗度量是李小龙直接从击剑中引入到截拳道里的一个表征格斗范畴的概念,但截拳道的格斗度量即敌我双方最佳距离要远远小于西洋击剑中的所谓的格斗度量。其原因就是徒手对敌所用的武器是我们的肢体,其长度远远小于击剑中所使用的西洋剑。当然,如果你具有李小龙那样灵活敏捷的身手话,也是完完全全可以把击剑的格斗量度不错分寸地拿到徒手格斗中来用。在西洋击剑交战过中,如果以第六防御技术与对手的西洋剑相接触,这除了在距离上与截拳道实践者在“高位外侧参考点”与对手接触设陷有所区别外,几乎再也找不到二者的区别了。(作者简介:乔峰,本名李永坤,河北唐山人,1996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中国截拳道资深研修学者,精研截拳道与轨迹拳学多年。其中国武术师承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先生,截拳道师承李小龙亲传弟子理查德“巴斯蒂罗先生,同时兼修心意六合拳、软手通背拳及美式自卫术。有大量实用搏击与自卫文章发表于中国专业的武术杂志。其武术专著有《李小龙终极擒锁技》、《截拳道攻防诀窍全程图解》、《截拳道搏击功力训练》、《菲律宾短棍精解》等。新作《截拳道概念系列》即将出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