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孔子2000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君子和淑女是人格上成熟的人,小人和女子是不成熟的人。不但在《论语》中这样用,在孔子之前的文献和孔子之后的《左传》《孟子》中也这样用。“女子”这个词在《周易》 中出现了一次, 在《诗经》中出现了七次,在《左传》中出现了五次,在《孟子》中出现了二次,都不是表示女人,而是表示不成熟的女人。21世纪初叶,有必要用“又新文化运动” 来矫正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民族虚无主义。认同于君子和淑女的五个特点,复兴儒家文明。
关键词:先秦文献,女子,女,君子,淑女。
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以来, 有的人用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 ,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这段话“证明”孔子歧视妇女。其实这种说法缺少基本的明辨(逻辑) 智慧: 如果“女子难养”能够证明孔子歧视妇女,那么“小人难养”就能够证明孔子歧视男人,既然都歧视,就是男女平等,就没有性别歧视。
如果有人辩解说: “女子是指所有的女人,小人只是指一部分男人,所以孔子说的这段话不是男女平等,而是性别歧视”,那么,只能说明辩解者对于孔子所处时代还不了解:先秦汉语以一字词为主,男人称为人,或称为子;女人称为妇,或称为女。二字词“女子”不是现代所说的女人,而是与“淑女”相对的一类女人,正如“小人”是与“君子”相对的一类男人。
在先秦文献中,女子作为不成熟的女人,包括未成年的女性(含女婴)和成年之后精神上没有成熟的女性, 即女性的小人。先秦文献中的名词大多数是一字词(一字一义),如女表示女人, 男表示男人(参见下引《孟子·万章下》)。如果用二字词(二字一义),那么或是象声词,或是重设的类别名词。例如君子、小人,是男人中的两个类别,相应地,淑女、女子,是女人中的两个类别。
君子和淑女是人格上成熟的人,小人和女子是不成熟的人。不但在《论语》中这样用, 在孔子之前的文献和孔子之后的 《左传》《孟子》中也这样用。“女子”这个词在《周易》中出现了一次,在《诗经》中出现了七次,在《左传》中出现了五次,在《孟子》中出现了二次,都不是表示女人,而是表示不成熟的女人。
《易经·屯,六二》“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中的女子是未成年的女性,约六岁,十年之后才具有生育能力。
《诗经·邶风·泉水》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鄘风·蝃(读帝)蝀(读冻)》“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二句),《诗经·卫风·竹竿》“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其中的“女子”都表示不成熟的女人,在诗中是自谦用词 ,与后来自称为“妾”相同。
《诗经·鄘风·载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中的女子指青春期不成熟的女人。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祈父之什) ·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乃生女子……”中的二个女子指将要出生或出生不久的女婴。
《左传·僖公元年》 :“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君子以齐人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译为现代汉语是(译文括号中为祥平据上下文及晋代杜预注所加):“鲁庄公遗孀(哀姜) 的死讯从齐国传来,鲁国的成熟的人们都认为齐国人杀死哀姜是太过分了,(尽管哀姜淫乱,指使人杀夫庄公杀子闵公,但是)不成熟的女人(哀姜)出嫁之后就属于丈夫的家族(,要由夫家来决定怎么处理)。”
《左传·成公二年》(二次出现女子一词):“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锍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 ’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现代汉语意为“齐国的国君(在撤退的路上)见到守邑城的军队就说:‘要做好准备,我们在前方吃了败仗。’(有一个看上去)不成熟的女人被要求离开,这个貌似粗鲁的女人问:‘我们的国君安全了吗? ’齐侯说:‘安全了。’这个女人又问:‘主管兵器的司徒安全了吗?’齐国的国君说: ‘安全了。’这个女人说:‘既然国君和我的父亲都安全,那就行了。别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说完就迅速离开了。齐国的国君认为这个女人有一定的教养,所以就询问谁认识她。有认识的人说她是主管工兵的司徒的妻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共姬之妾取以入,名之曰弃。长而美”中的女子是初生的女婴。
《左传·定公五年》“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中的女子指不成熟的女人。
《孟子·滕文公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中的女子还不成熟,所以母亲谆谆告戒。
《孟子·滕文公下》 “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中的女子很不成熟,所以大家都看不起她(贱之)。
先秦文献中泛指女性的时候不用女子这个词,而是用一字词“女”。如《孟子·万章下》 : “尧之于舜也, 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
又如《孟子·尽心》:“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一句不能说明孔子歧视妇女。相反,孔子认为既要孝敬父,也要孝敬母,没有区别(《论语·为政》)。
从儒家的理性和实践来看,“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礼记·中庸》)——现代之前的中国把男女平等推广到更深的制度层面,女性也可以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如皇帝主管天下臣民,皇后主管后宫,而且母仪天下。大家庭中的男主人和女主人也都是不同范围中的决策者。
中国历史上的班昭(东汉) 、 蔡文姬(东汉)、谢道蕴(东晋)、李清照(宋)等文化名人, 在近代之前的基督教社会中没有出现过。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在英国和俄国都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才出现。武则天的出现不只是个人能力使然,也有制度基础,如武则天借助科举制度笼络人才,女官有条件像班姑蔡女一样学习儒家文化,等。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有些人把儒家文化说成歧视妇女,既没有文献依据,也没有历史对比。事实恰恰相反: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形态来说,儒家文明是近代之前全世界最尊重妇女的文明, 是把妇女的才智最充分地加以发挥的文明。正因为如此,现代的中国知识妇女才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妇女。知识妇女的自强不息精神还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妇女之中。
21世纪初叶, 有必要用“又新文化运动”来矫正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民族虚无主义。“又新”一词取《礼记·大学》“又日新”之意:当初的新文化在九十多年后已成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挑战(民主与科学)在21世纪面临反挑战:政治儒学的三重(民意, 文化,超越)合法性容融一重的民主合法性,物性儒学的复杂科学容融简单科学,新文化所说的科学只是简单科学,复杂科学的西式里程碑(温差液花实验)迟至七十年代才出现(详见蒋庆: 《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 特质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张祥平:《<<易>>与人类思维(第二版)》,重庆出版社,2004年)。
“又新文化运动” 始自成熟的人:君子和淑女。君子和淑女有五个主要特点(编译自《论语·学而》、《礼记·中庸》等):1,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含堂兄弟堂姐妹),推广到尊重师长和上级,敬老爱幼,友爱伙伴;2,不说假话(三种情况例外*),不说空话,不说大话, 许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对好朋友不说拐弯抹角的话,对下级不说盛气凌人的话,不摆架子;3,成家育后,夫妻同心合力地承上启下,遵纪守法,行善积德,如果妻子为公公婆婆送终, 或生育了儿女,或帮助丈夫从贫贱到富贵,那么,丈夫就不能提出离婚;4,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 有了过失就努力改正,承认过失,不怕丢面子,有过不认才没面子;5,努力学习为天下为子孙谋利益的文献知识并付诸实践,以志士仁人为傍样。(*例外的三种情况:1,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事后知耻改过;2,挽救垂死的人:3,御敌保国保家。)
只要认同这些特点,愿意用这样一些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地正心修身,就是君子或淑女。 儒家文明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死而复生, 就是靠着这样一些有情有智的男人和女人。 有了这样一些有情有智的男人和女人,中国历史就有了光明,世界历史也有了可供选择的文明样板。限于篇幅,本文不赘。
作者:张祥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