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马未都:《百家讲坛》这活挺累人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春节前夕,收藏家马未都登上《百家讲坛》开讲家具收藏。近日,讲座内容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

  昨日,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接受记者采访,谈起上《百家讲坛》的经历,他的体会就是累。

  FW:上《百家讲坛》的讲师前期都要先做提纲,听说您写了3000页?  

  马未都:对,3000页。每讲提纲都有10到12页,每讲提纲折腾四五遍下来,有整整6包复印纸那么多。

  FW:这个过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未都:我觉得这个活挺累人的,当时我每个月得录六讲的内容,虽然我积累了很多东西,平时讲着玩没事,但上讲坛了,就得十分严谨,要去查很多资料。

  FW:在确定讲课内容上也感觉到累吗?

  马未都:是的,主要是知识点不好找。

  故事好讲,但最后很容易就变为如何收藏的老路子,这个节目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到藏品背后的中国文化。因此,我就考虑如何用更多的知识点来支撑我的观点。

  FW:初次上节目,面对那么多人和摄像机,也会感觉累吧?

  马未都:这种累是由于怕和紧张引起的。其实我最怕的是录制现场的表,我常常讲了很久,一看,才过了10分钟,还得接着讲。

  其实,中间有段时间我的状态不好,观众可能看不出来。因为我语速很快,导播就常提醒我说慢一点,但一慢下来,我就不知该怎么讲了,反而更让我紧张。

  FW:您累到什么程度了?

  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上,你不知道你所面对的观众的知识背景。其中会有收藏知识为零分的观众,也许会有收藏知识为98分的观众,等于我是把这两种人都要往100分上拽。以前没觉得讲课有多累,《百家讲坛》46讲录完,我最后有点“崩盘”了。

  文/记者 郝洪捷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