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吴式求专访---复活唐宋普通话(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庆元方言就是唐宋普通话
随着研究的深入,吴式求的发现也在不断推进。他发现,庆元方言中的形容词表现方法非常特别,汉语形容词前一般加程度副词“很”、“极”、“非常”,庆元方言却是“铁硬、鞭软、砧重、鳅滑、天大”。显然,庆元方言比现代汉语丰富精彩。
有一个问题很使吴式求费解:庆元方言是吴语的分支,但语音却了无吴侬软语的婉转轻柔,反而显得雄浑沉厚。庆元方言何以属吴语而又不像吴语?不到20万人使用的语种为何能历经千百年而未消失?庆元方言源于何处起自何方?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吴式求解开了这个秘密。
吴姓是庆元第一大姓,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2005年,吴式求参与编纂《庆元县吴氏大统谱》。他在接触吴氏家谱后发现,吴姓始祖吴祎便是庆元方言的源头。据吴氏家谱记载,吴祎系晚唐时一名京官,为避战乱来到庆元。当时的庆元“地皆天设之险,野少夷旷之区”,吴姓家族便在这个荒僻之地生存繁衍。
吴祎来自京城,讲的自然是京城的普通话,庆元方言的源头应是吴祎家族。那么庆元方言就是唐代普通话?吴式求马上找到宋代官方编纂记载唐宋标准语音的字典《广韵》,将庆元方言的读音与书中的汉字注音进行比对,果然两者读音非常接近,特别是声调几乎一致!
可以肯定,庆元方言就是唐代普通话!
这一重大发现使吴式求兴奋莫名。我国即使在中古音发源地河南也没能完整保存中古音,庆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保存唐宋普通话的地方。庆元唯一,也是中国唯一,更是世界唯一,庆元方言绝对有资格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书难为稻粱谋
刚退休时,吴式求每月退休工资仅400多元,妻子又是农村户口,经济一直窘迫。曾有乡镇企业看中他的技术,许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但他因研究方言,谢绝了。
可是研究需要钱,他没有钱,连最基本的工具书都买不起。一套《汉语大字典》要700多元,缩印本也要188元,但他太需要了,咬咬牙才买下来。
一次到杭州治病,医院不远就是新华书店,他一进去就看到《金华方言》、《杭州方言》等书,如获至宝。但他没钱买,怎么办?抄!治病期间,他天天去抄。去的次数多了,营业员一见就说:“抄书的又来了。”
研究需要交流,要把自己的成果复印寄给专家指点,他却连复印的钱都出不起,只好用复写纸复写。
他的书稿全靠手写,圆珠笔用掉了100多支,后来刻蜡纸油印,写得右手食指严重变形。老伴看不过去,逼着他贷款1万元买了电脑和打印机。这一来研究速度大大加快,2002年,采用国际音标注音的120万字的《古老珍贵的庆元方言》上下册完成。
吴式求研究庆元方言的事迹在当地传开,不少人为他的精神感动。一次,一位老板表示愿资助他印制120万字的书。经核算,印1000本需要38000元。但书印出来了,那个老板做期货亏了。这下吴式求急了,欠印刷厂的钱怎么还?印刷厂厂长何士钧了解情况后对他说:“不要急,这个钱你什么时候有就给我,没有就拉倒。”听了何厂长的话,吴式求的妻子感动得哭了。
一位叫杨晓荣的医师资助他5万元,有了这笔钱,他编写的中小学乡土教材《多姿多彩庆元话》于2008年印了5500册,免费分发给当地的3所中学。
吴式求在研究庆元方言上已投入30余万元,至今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但他无怨无悔。
一直以来,吴式求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将研究成果正式出版。可是,又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出版没有经济效益的专著呢?
2009年,一个机会悄然降临了。

纵观县史八百载,深究方言第一人
这天,吴式求接到在丽水市教书的外甥周鸿的电话。外甥告诉舅舅,他的同学李卫旗是浙江大学教授,正在庆元挂职担任县长助理。李卫旗想要一本《庆元方言研究》。
此时,《庆元方言研究》已被“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确定为向国内外重点推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专著之一,采用了“中国大陆版知识共享协议(CC协议)”发布。据称,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出版物采用“CC协议”发布的书还只有两本,一本是去年出版的《孔伯华中医世家传习录》,另一本就是这本《庆元方言研究》。
次日,吴式求便带着书找到李卫旗。
接过这部沉重的书稿,李教授感慨不已。“你的书很有学术价值,一定要想办法出版!”随后,李卫旗和分管文教的张明副县长多次跑到杭州,找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有智商谈。
徐有智听了介绍,也非常感动。今年5月底,106万字的《庆元方言研究》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吴式求专著出版的消息传到庆元县,5月25日,庆元县委书记陈景飞专门来到吴式求家看望,并表示县里要给予大力支持。
欣闻吴式求的专著出版,在外地工作的庆元人姚思煜欣然题词:“纵观县史八百载,深究方言第一人。”(叶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