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当今的文化乱象不少:插科打诨、文化含金量低的娱乐节目占据荧屏;“秀”变成了一种时尚,无知可以秀,恶搞可以秀,甚至,丑闻也可以秀……
一方面,文化正在表面化、娱乐化、庸俗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在快餐化、西方化、全球化,浓缩思想的陈年老窖被一桶桶扎啤取代了。
从学术研究来说,我国学界把西方的大师、中师、小师,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师”,都吃得很透,但很少有人研究中国20世纪的哲学家。一味把西方说得很高,就成了一种文化虚无主义,导致现在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独独在中国,讨论自己竟被一些人斥为“民族主义”。
现实是令人警醒的。全球化势不可挡,但人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化”是谁在化?在化谁?怎样化?化后怎样?我坚持认为:文化不可能全球化,单一西方化不可能拯救世界。我们永远都有民族的身份和立场,中华民族应当拿出必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来。
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形象,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尊严。没有文化,仅仅靠科技和经济的数字是不能说服人的,而且后果也是危险的。
几十年来,中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90年代的“经济中国”。进入新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应该逐步走向“文化中国”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进而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因此,当代中国应下大力气抓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创新,以经济崛起和文化创新的双翼共同提升中国形象,要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对中国文化资本进行梳理、整合,进行有目的的宣传。比如,除推出姚明、章子怡等“形象大使”外,还应当继续加大向海外输出从先秦到当代的著作的力度,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拍摄反映中国文化精华的纪录片,继续开设对外语言文化教学学校等等。
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精神意识库存加以清理,抵制消费文化粗俗化,建立新世纪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作者: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