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立群:传播传统文化需平台和渠道 先要贴近百姓(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8月14日,尽管是工作日,但来自全市各个方向的听众仍早早汇聚在第五期杜邦“文汇讲堂”,报告厅内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和掌声。是王立群!这个说话慢条斯理、为人拘谨的教授,演讲的时候竟不经意间就抛出了笑料;还有马瑞芳教授,这个爽朗爱笑的山东学者,一上来,就语出惊人地说,她要给王立群的演讲来个“狗尾续貂”。敢于自嘲、勇于揭示、善于思考,两位学者在谈笑之间,与听众们交流了学术大众化如何不媚俗、如何贴近受众又兼顾严谨科学这一颇费思量的话题。今天,文汇讲堂栏目组特将讲座内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王立群  通俗外衣和学术内核

    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近距离地和上海各界的朋友相会,所以非常感谢“文汇讲堂”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传播传统文化需平台和渠道

    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当前社会的一种需求。我们的社会在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逐步从崇尚物质的风潮中苏醒过来,发现价值观模糊了,凝聚力在衰退。而价值观、文化传承都是一个民族跨入世界强国所必需的软实力,也是植根于民众内心的良知。虽然这些闪烁的“金子”在我们祖先留下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中随处可见。但是,古代典籍的语言不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而现代人较快的生活节奏又造成了普遍的“急躁”心态,使得传统的精华一直是“可敬不可近”,“知道不了解”。由此,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读史读经也有了需求的市场。无论是作为心灵鸡汤,还是作为事业参谋,全社会似乎都在恶补这一课。比如,像清明、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宣传传统文化的电视讲座、市民讲堂和各种总裁班受到了人们欢迎;相关书籍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但我个人觉得传统文化被传播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这就需要提供平台。比如我个人多年研读《史记》,是中国《史记》研究会的顾问。《史记》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两汉时期的历史,《史记》是所有史书中记载最翔实的。卧薪尝胆、刘邦建国等历史史实都反映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对当代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进步有极强的示范性。但普及像《史记》这样的文史名著缺少平台和渠道,因为平台和渠道就是市场,包括媒体、图书、电视。我在央视讲的《史记》播出后,我们史学界的同仁们都很高兴,也非常支持我做这样的普及工作。电视观众往往数以万计,这是传媒业的发展对民众接受信息方式产生的影响,在传播历史和传统文化方面,也较有传播优势。如何更好地开掘这种渠道和平台,我认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