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亟待提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街上遇到方言难懂、口音重的农民工,我们会讲普通话的人,应该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理解。毕竟普通话说不准,并非是他们的错误,不应因此受到歧视。 
  “农民工的语言状况”是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一项课题研究,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农民工进城务工,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障碍。因为普通话说不准,在和城里人打交道时,有自卑心理。很多农民工说,他们最怕自己的家乡话和蹩脚的普通话被城里人看不起,所以一旦发现别人听不懂自己说的话,就不愿意多开口。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农民工,越来越沉默,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较弱,有时还因此产生误会,甚至给工作带来麻烦。 
  方言和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很多情况下限制了农民工就业的机会。在一些普遍使用普通话的行业里,他们很难找到适当的岗位。不少农民工只能靠熟人、老乡介绍工作。为数不少的雇主听不懂方言土话,农民工只好请别人帮助自己表达想法和要求。由于语言障碍,大批农民工只能从事环境封闭、条件较差的工作。 
  就业压力是农民工学普通话的动力。他们进城找工作时,很多雇主要求必须会说普通话。尤其是餐饮业,90%以上被要求用普通话回答雇主的提问。 
  据刚刚发布的《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统计,70%左右的农民工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在家乡时,他们说普通话的机会很少。进城务工后,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自如地与周围人沟通,影响了与顾客、雇主、同事及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交际范围通常只限于同乡之间。 
  普通话可以造福农民工。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对他们进行普通话培训,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在组织劳务输出时,把普通话列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内容。湖南省长沙市已对几万名农民工进行了普通话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全国接受过普通话培训的农民工仅有2.35%,大多数农民工的语言学习多以自发学习为主,社会交往是农民工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经调查显示,进城后,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但众多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亟待提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