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林兆华:真正的戏剧家不为做官发财 (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谈表演 

  演员应该学学赵本山

  在中国目前的高龄导演中,林兆华可以说是争议最多的一个。几乎他每一部作品上演,都会引起一番争论。就像《建筑大师》,他让濮存昕静静地坐着表演,又好像不在表演。当时有专家认为这是用不表演来掩盖表演中的缺陷,不过林兆华向来对评论都很不屑。就像濮存昕所说,其实从《绝对信号》到《三姊妹·等待戈多》再到《哈姆雷特》和《建筑大师》,这几部戏体现的是林兆华一脉相承的导演艺术,即适合中国人表演风格的舞台风范。 

  新京报:今年底的作品展大多是你近年的代表作,是否因为天时、地利、人合,所以这个时候来做最恰当?

  林兆华:一是我想做这件事了;另外,正好首都剧场有这个空当,濮存昕的时间也可以。所以从去年我们就开始筹划这件事。

  新京报:濮存昕说你的《建筑大师》《哈姆雷特1900》《三姊妹》等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你曾说你追求“不表演的表演,看不出导演的导演,不像戏的戏”,可是到如今也没人能弄懂其中的意思。

  林兆华:我们说斯坦尼体系是从自我出发到角色。但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说唱艺术,在舞台上永远有自我。真正的表演艺术,是在舞台上不失去自我,然后再审视自己的表演。中国很多演员认为在舞台上就是演戏。我跟他们说,当你们在舞台上不演戏的时候把戏演好,就有了。可是演员不懂,他们想不通,不演戏怎么能演好。

  新京报:所以你会选择和濮存昕合作因为他能做到。

  林兆华:还差一点点。我说过一句话,斯坦尼就是“装”。如今我们很多演员演戏就像玩命,他们不知道扮演的概念就是它永远不丢“扮”字。像今天的濮存昕,他就有扮演状态,如果“扮”字去掉,就会掉在整个戏的情绪里。《建筑大师》的表演是我想象的表演状态,但我不知道在其他戏当中怎么样去实现。尤其是年轻的演员如何来实现。像何冰看了濮哥(濮存昕)的表演挺赞赏的。那种分寸感,表演的境界,他能意识到,想往那个高度奔,就非常可贵。一些经典剧作的演出,尽管它有一些新的解释,但是表演状态上突破不大。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受布莱希特和斯坦尼影响非常深。所以中西方戏剧如果拉开距离的话,我们中国的传统戏曲美学值得好好研究。现在也有好多导演包括我在内研究的还都属于皮毛,真正把传统的戏曲美学像血液一样,融到当代戏剧中并不容易。

  新京报:像你说的算是戏剧大师焦菊隐的中国式学派的延续吗?

  林兆华:举个例子,我就总让演员学学赵本山。有人说赵本山没文化,我觉得赵本山演得就非常好,他特别松弛。他既演人物,但人物又在他掌控之下,永远不失去自我,并且他可以把握观众脉搏,不光是逗笑。但是你看其他人演小品都在使劲。所以北京人艺总提中国学派,但多年来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很好地研究中国学派。焦先生在50年代后半期,就有勇气提出中国的戏剧,不要光拿斯坦尼体系去指导排戏与表演,这是很可贵的。可是我们现在所有的戏继承了多少中国学派?这么一个大国,应该有建立在中国传统戏曲说唱艺术美学上的本土戏剧。

  新京报:那焦菊隐先生自己排的《茶馆》,也算不上中国学派?

  林兆华:那个算。但是只停留在《茶馆》的阶段肯定不行。北京人艺一提就说《茶馆》,包括外国评论家也这么说,唯有北京人艺能有这么多保留剧目。这么一个大国,唯有一个北京人艺,实际上是中国戏剧的耻辱,不是光荣。

谈戏剧评论 

  专家不谈戏剧只说主义

  上世纪90年代初,林兆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尽管这样做面对的各方指责会更多,风险也更大,但林兆华还是下决心做了。他说其实他一直都不屑那些评论,如果在意早就做不成戏了。在他看来,中国没有真正的戏剧评论,因为很多所谓专家都不懂舞台艺术。 

  新京报:像你工作室做的这些作品,与在北京人艺的作品,会区分得很清楚吗?

  林兆华:给人艺排的戏大多是主旋律或者贴近大众的戏,包括《茶馆》在内,都是大众戏剧。而工作室没有任何约束。

  新京报:但是在人艺现在这种创作环境,或者这种氛围里你会觉得尴尬吗?

  林兆华:我不往这地方想。如果叫我排戏,我觉得可以排就排,没我事儿不排就不排。

  新京报:记得原来有说你是“逆子”的说法吧?

  林兆华:是。戏剧学院是我的母校,发起形式主义就是从戏剧学院开始的。人艺中我真的崇拜焦先生,就像我刚才说的,我觉得50年代能提出中国学派是需要勇气的,很伟大。实际上我想继承中国学派,可是他们不认为我是继承焦先生的传统。

  新京报:他们到底是谁呢?

  林兆华:那帮老艺术家们,包括外面一些评论家们,恐怕都是这么认为的。

  新京报:你是不是有一段时间也曾经困惑过,对于那些评论和争议。

  林兆华:一点点。

  新京报:你说过不是很在意戏剧专家的评论。

  林兆华:不在意。如果每做一个戏首先考虑专家们将来怎么评论它,你说我能排戏吗?我只是觉得中国很少有真正去做戏剧评论的。我们的评论多年只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文学解释上,很多专家看不懂舞台艺术,所以中国缺的是真正的戏剧评论。他们只会说这是什么主义的、流派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