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苏轼对词的贡献(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学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3.运用典故 词中用典既是一种代替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词中用典始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苏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实性。词中两处用典,上阕用孙郎射虎之典,以孙郎自喻,不仅显示出自己的胆略和勇气,而且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下阕用持节云中之典,以魏尚自比,希望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许身报国的愿望。这两处用典表达了词人深厚的爱国热忱。这样一来,以典入词,以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不但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词能总揽古今之事,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风格的突破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他在《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壮观也。"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词的"风味"提出来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一)追求豪放风格 虽然苏词仅存362首,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是苏词中第一首豪放词。词的上阕写出猎,场面热烈,气概豪迈。词的下阕写请战,壮志豪情,慷慨豪雄。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壮志豪情一洗绮香罗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使词从花间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苏轼的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他宽阔的心胸、坦荡的襟怀相映衬。苏轼的豪放词中出现的景物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他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铸成了一种豪放不羁与抑郁顿挫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在偎红依翠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正是这一风格,至南宋为辛弃疾发扬光大,构成辛弃疾豪放词的基调,对南宋的爱国词有直接的影响。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称道苏词:"一洗绮香罗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揭示出苏轼对这类词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3 )  
        (二)扩大婉约意境 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反映了东坡词的另一种风格,情调幽怨、缠绵。如果咏物词仅仅停留在咏物上,那么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终归意义不大,境界不高。但是,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不停留在物本身上,这样咏物就有涵义。苏轼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借写扬花描绘出一副闺中少妇怨春、思春、柔肠愁断的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此词是以扬花比拟人的飘零沦落,隐约地寄托了词人个人身世的感慨。周济所说的北宋词"无寄托"不可一概而论,像苏轼这样的咏物词就是另有所寄托的,王国维对此词推崇备至,他说:"咏物之词,自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不离不即"指的就是咏物词的写法,即:不要停留在物上,要有所拓展,但也要切合咏物。(4)这就在创作方法上为后人的咏物词创作开拓了道路。 
        四、人生的超越 苏轼对词的内容、形式、风格都进行了革新,做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之外,苏词中体现出的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这就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苏轼的大半生都沉浮于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饱经忧患,奔走流离。但是,文章上的充分自信、儒家的进取精神、老庄的冷静旷达的处事态度,使他能以豪放、豁达的心态对待政治上所遭遇的挫折。逆境中的诗篇较多地反映的是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因而,其逆境创作成为其创作高峰。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就是苏轼在逆境中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气势雄放,体现了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例如:《初到黄州》中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食荔枝二首》之二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甚至被贬至素有"蛮夷之地"之称的海南时,也毫不消极退缩,依然发出了超然淡泊的强音:"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一生始终对沉浮荣辱保持冷静旷达的态度,我们在他去世前的《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依然能够读出他的自信与旷达:"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这种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能焕发艺术的魅力,也就更具有文学以及历史文化考索的意义。 不仅诗作如此,词也是超越人生的一大写照。苏轼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就论及人生的寄托与价值,提倡通过对象与文学创作来实现人生的超越,认为惟有创作出不朽的诗文,人生才更有意义。(5)这无疑激励着后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例如:途中遇雨,实极平常,更属小事,但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中,苏轼借小喻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他说的风雨,不是一般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上的风雨。表明了他坦荡坚韧的生活态度,也正是这种人生态度使他永远笑傲于沉浮颠沛之中,历九死而不悔,(6)不仅清新明快,超然淡泊,而且言简意赅,深寓哲理。千载之下,读来如见其人,陡然弥生景仰。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这种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松等人,而其旷达的人生态度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总之,苏轼注重词的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突破了音乐对词的制约和束缚,使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是骚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 "词。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指出的一条新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当然,苏轼对词的贡献远远不止上述的几个方面,对苏轼及其创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挖掘。(作者:孟祥云)





 
关键词: 苏轼 贡献 学术动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