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哲学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主要参考文献:



1、《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求实出版社,北京,1982年版。
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年版。
3、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东方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
4、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7年版。
5、霍桂桓,《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该文载《哲学研究》,北京,2005年,第一期。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编译,《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求实出版社,北京,1982年版,第76页。
[②] 参见,同上引书,第77页。
[③]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年版,第1318页。
[④] 从学理上说,这是由学术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由英国爱丁堡学派所倡导的“反身性”(reflexivity)态度决定的,因为真正严肃的科学探讨的注意焦点,不应当仅仅是“对外”的、针对其探讨对象的,同时也应当是可以运用于研究者自身的。这种观点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所必需的“元理论探讨”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参见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东方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特别是“译者前言”部分。
[⑤] 毋庸赘言,《迈耶大百科全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其实,这里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文化”究竟是不是“属于”个体的问题,而是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问题。
[⑥] 毋庸赘言,即使《现代汉语词典》涉及到“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这种论述仍然是抽象的,因为“一般知识”随着时代的不同会有所不同自不待言,“运用文字的能力”又何尝不是如此?
[⑦] 当然,对于与此相关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普及来说,这样做自有其可取之处;但对于进行文化哲学研究和文化理论研究来说,这种做法显然就很容易使研究者流于简单化、很容易使研究者把“文化”变成“麻袋”和遁词了。
[⑧] 严格说来,这些都是知识社会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以大卫·布鲁尔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尤其对这种基本倾向提出了具有根本性的质疑;囿于篇幅,这里就无法进一步具体论述了。
[⑨] 在我看来,“文化”具有现实性、动态生成性,是人通过“以其文化物”而“对其特定和自由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因而主要作为一种过程和状态而存在;“文明”则是通过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它虽然在基本实质内容上与后者完全相同,但已经经过了社会和历史的筛选和积淀,因而更加成熟、完善和稳定,其影响也因此而更加深远。
[⑩] 毋庸赘言,这里所谓“现实问题”,并不仅仅是指当今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文化哲学研究和一般的文化理论研究所面对的、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都是可以称之为“现实问题”的。
[11] 关于对“平面式”思维方式和“共时性”方法论视角的批判扬弃,参见霍桂桓,《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该文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一期;这里显然无法加以具体论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