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向世人展现的是一个全球化的蓝图。在技术上它正在走向全球化、一体化、地球村和统一大市场;在文化上它正在走向多元化,多种文化共存,互生互长。一个文化综合,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已经成为东西方学者们和政治家们的共识。
而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机遇。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多元性,这是在我们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多民族通过互相交流、竞争和斗争,而达到互相融合的过程中而形成的。这种多元化一方面使得它具有宽容性,极大限度地接受外来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又能较容易地遗弃许多过时的文化要素。这种本质就使中国文化的弹性、柔性表现突出,从而也就适应性较强。总之,正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质,使它在今天世界呼唤多元精神价值的时代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
尽管我们的文化潜力已经把我们推向二十一世纪人类命运的前沿阵地,但要迎接这种挑战,仍需要我们努力去搞好文化建设。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塑我们的信仰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场社会改革或叫转型,这一过程还没有完成,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还未跟上。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在物质丰富的同时在精神领域中的信仰缺失、道德弱化和物欲主导等方面。
重塑我们的信仰体系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历史,深入研究现实文化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寻找文化创造的活力之源。我相信,我们重建的信仰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元成分有机结合的集合体,它应该包括: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它为人类世界的历史进程指明了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西方后来的福利社会、工会力量。今天,我们仍然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我们社会的冲突和矛盾。而且,从更高一层意义来说,共产主义理想和世界大同的信仰作为趋势是不可动摇的。
——儒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是中华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元素。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个人修养,实现理想状态的社会秩序和谐目的。儒学成功地为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维护个人尊严提供指导。
——佛学。佛学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在与儒学与道学的交流互融中被中国化了,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人生精神世界终极命题(生与死)的可以接受的答案。汤因比先生指出“在一个物质上统一起来的世界里,如果佛教是唯一传教的宗教,那么个人的选择自由将能得到保障。不幸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没有佛教那种宽容传统。”
——西学。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它填充了我们文化中刚性缺乏的一面。西学东渐300年,尤其是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已经浸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西学应该成为我们文化中的合理部分。
——道学。天人合一的道学是中华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伟大思想,是对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在今天的时代,它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道家思想的精髓远不止此,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凡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与人生的终极真理尤为重要。
结语
历史的长河将中华文化推到了21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舞台。5000年文化的锻造,使中华民族必然肩负起人类未来新文化的责任。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逻辑的指引,只能表明我们的文化特质具有肩负起新的人类文明的潜能,而要真正担负起这种历史责任,实现人类文明新的飞跃,仍需我们做出巨大的努力来建设好我们的文化。
首先,我们要将中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变成文明强国。一个现代文明强国,是靠制度文化而不是行为文化来支撑的。而制度文化的最高层面就是政治制度或政治文明。今天,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将西方的文明和政治制度作为普世范式向东方推广是不可能的和不可行的。我们必须综合世界人类各种政治智慧,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适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大趋势的民主政治体制。这应是我们政治文明建设,也是我们迎接21世纪文化挑战的核心任务。
其次,文明强国建设必须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普通大众的文明意识教育。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而其核心是对个人价值,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的认识。一个漠视他人价值和环境价值的人,首先是因为他无视自身的价值,是一种自我人格贬低。21世纪是全球各种文明互相交流、交融、学习和促进的时代,我们必须在这种过程中尽快完成从文化人向文明人的全面过渡。
最后,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世界观,站在全人类新文明的高度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任务。一个崭新的世界文明将借助我们的文化躯壳在东方诞生。未来的世界既不是西方文明在东方的移植,也不是东方文明的简单复兴,而是两种文明以及更多其他文明的高度融合,集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点,建立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让我们以一种更宏大的历史胸怀去拥抱21世纪的文化新时代。
演讲者小传
刘云德 1954年出生,山西人。1982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联合国开罗人口中心哲学(人口学)硕士学位,1987-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系主任、教授,译著《社会学》(上、下册),专著《文化论纲》。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