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甘肃悬泉遗址出土"汉简" 解密丝路"交通图"(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汉代的“国营农场”

    悬泉遗址的发掘可以分为汉简和器物两大部分。器物佐证了简牍,简牍复活了器物。

    “悬泉遗址出土器物的整理工作已基本结束,虽然出土的东西都很残破,但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何双全说。这个驿站遗址既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圈子的见证,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悬泉遗址出土的汉简器物,最深的埋在1.30米深处,最浅的仅在0.20米处,他们发掘时分了六个标准层,从上到下,一、二层为西汉到王莽时代及东汉上半段,三、四层是宣帝、哀帝时期,五、六层归为高祖到武帝时期。何双全说,从各层出土的文物和简牍记载看,这里在宣帝和平帝时是最辉煌的,东汉以后逐步衰落了。

    悬泉遗址中发掘出的器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用品都有,如铁器、陶器、木器、漆器、石器、骨器、丝织品、皮鞋、毛笔、墨、纸张,还有蔬菜、种子、水果、牛羊肉等,基本是残次品,没有金银器物,能看到的都是坏的,这也是“废弃遗址”的重要证据。

    还有个证据,就是木简的内容显示这里的土地和水利设施都是国有的,如ⅡT0112②:103号简的内容是:“千乘里谭贤田一顷十八亩悬泉官渠”,渠尚且是“官家的”,其他就不言而喻了。何双全说,这里相当于汉代的“国营农场”,各种器物一应俱全。

    私人印章和信件用的封泥也有发现。这里发现的麻纸至少要比蔡伦造的纸要早,麻纸有530多张,有字的(较细腻的)仅13张,粗糙的在当时主要用于当纸巾和包裹物品,尚未用于有规模地书写。

    在悬泉遗址发掘之前,敦煌汉简虽有南北两塞军事系统设置的记载,但北塞资料很多,南塞的极为鲜见,悬泉简弥补了这个缺憾,还为阳关都尉府和阳关的内部建置、作用、运行机制及与其他机关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悬泉简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官府文书,皇帝的诏书种类不少,但大部残缺,能复原成册的不多,此外,涉及律令的有20多枚,包括贼律、田律、置吏律、盗律等。数量最大的是各种籍,有人事方面的《吏名籍》、《功劳案》、《驿卒名籍》、《户籍》、《刑徒名籍》等,财经方面的《田》、《入租》、《钱出入》、《谷出入》、《契约券》等,也有登记车马等资产的,记录劳动日志、供给消费的,如《食鸡》记有元康四年一年内消费鸡肉的记录,非常详尽。这些简牍对研究当时敦煌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法规极为重要。

    何双全说,从简中的一些钱粮、土地籍中可以看出,当时悬泉的土地有官田和私田两种,官田的分配以人口多少而定,租税按亩计算,私田可以买卖,但必须照章交纳赋税。从简上记载的“官渠”来看,当时敦煌的水利建设也是有相当规模的。

    悬泉汉简还有对当地乡、亭、里等基层机构的记录,这对当时的郡县建置,特别是河西走廊社会的基层管理制度增加了许多宝贵的材料。田辉成 王文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