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上海举办:6部新书首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王璐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艺术史名著译丛”新书揭幕仪式  2018年1月20日下午,由商务印书馆与何

“艺术史名著译丛”新书揭幕仪式

  2018年1月20日下午,由商务印书馆与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举行,并将于21日举办艺术史翻译研讨会。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

  据悉,对于翻译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意义,何香凝美术馆早在2005年便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作为国家级美术馆,除了收藏、展示和研究何香凝艺术出版,也致力于推动当代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重视学术理论、艺术学科的构建。

  本次商务印书馆与何香凝美术馆共同出版的“艺术史名著译丛”,由著名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担任主编,是一套系统介绍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瓦尔堡、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哈斯克尔、弗里德伦德尔、扎克斯尔、温德、库尔茨等世界一流艺术史家的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的经典论著约50种,并由资深艺术史研究者和中青年译者共同精心翻译完成。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在座谈会上介绍:“‘艺术史名著译丛’截止2018年1月,已出版8本,并获得不错的赞誉。”她希望,“艺术史名著译丛”的出版对推动国内艺术史研究与人文学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现场

  本次“艺术史名著译丛”亮相上海的6部新书为:

  《艺术批评史》[意]廖内洛•文杜里/著,邵宏/译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意]奥托˙帕希特/著, 薛墨/译

  《造假——艺术与伪造的权术》[意]伊恩·海伍德/著 殷凌云、毕夏/译,郑涛/校

  《瓦尔堡思想传记》[英]E.H.贡布里希/著,李本正/译

  《历史及其图像——艺术及对往昔的阐释》[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著,孔令伟/译,杨思梁,曹意强/校

  《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科学革命前夕的美术与科学》[美] 小塞缪尔·Y. 埃杰顿/著,杨贤宗、张茜/译

  其中,《艺术批评史》为英语世界第一部艺术批评史,全面回顾了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艺术批评;《造假:艺术与伪造的权术》是国内目前第一部关于艺术造假历史的汉译专著;贡布里希著,《瓦尔堡思想传记》则生动而全面地展示了瓦尔堡这位艺术史上关键人物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

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

  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在座谈会上表示:“艺术史学科虽然仅诞生不到两百年,但在学术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文明由文字和图像组成,而关注图像实际上就是关注艺术史。所以,“艺术史应该作为除了科学学科之外,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学术研究水平的晴雨表”,范景中说道。

  “艺术史名著译丛”力图全景式呈现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来的面貌和形态,为国内西方艺术史学研究提供全面详尽的资料、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艺术史学薪火相传的学术历程。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译介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术思想著作,其中“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曾被赞许为“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基本建设意义的重大工程”,是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精华的集中代表。其中包括一部直到现在研究文艺复兴仍然绕不开的书,也是艺术史上的第一部著作,但这本书籍当时被分类为历史学科。而本次“艺术史名著译丛”是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有力补充,也是在艺术史学领域的延续。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表示,“艺术史名著译丛”项目是开放的,目前虽然计划出版50本,但期望能持续编译下去。”就如商务印书馆坚守的“引领学术、担当文化”学术传统,致力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及传播海外新知。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合影

  1月21日9:00 艺术史翻译研讨会直播入口:

邵宏:艺术史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沈语冰: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翻译的经验与心得

陈平:艺术史翻译对学科研究的意义

  本次亮相的“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书籍介绍:

《艺术批评史》

[意]廖内洛·文杜里 著 邵宏 译

  本书为英语世界第一部艺术批评史,旨在为读者提供通过对艺术批评的历史体验而理解艺术的坚实基础。

  全书共14章,分别讲述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批评、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末意大利的艺术批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批评,以及在意大利和法国占主导的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批评;讨论了新古典主义艺术批评和浪漫主义艺术批评的起源;考察了19世纪初德国理想主义哲学如何试图创造一种综合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详述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和意大利的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和鉴赏家如何影响艺术批评,以及19世纪中叶法国兴起的关于现代绘画的卓越批评;探讨了19世纪下半叶几位德国批评家如何试图在理想主义或实证主义美学之外给自己提供一个判断准则,以创造有关纯粹可视性的理论;最后讨论了现代艺术的起源及其后续影响。

  本书不仅全面回顾了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艺术批评史,同时还为专业艺术史家、批评家乃至普通艺术爱好者提供了理解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思想的有效方式。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

[意]奥托·帕希特 著 薛墨 译

本书为西方重要艺术史学流派“新维也纳艺术史学派”学者、著名艺术史家奥托˙帕赫特的重要代表作,也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经典文献。作者意在通过此书重构艺术产生的原始文化与社会环境,澄清那些已不为人熟知的时空观念和重要的象征符号,从而强化观者的感知力。帕赫特在书中深入剖析了从李格尔到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等重要艺术史家的思想,一直强调要回到观看本身。帕赫特最大的贡献在于让学生和读者懂得面对艺术品时如何从艺术史的角度来思考。本书可被列入艺术史经典著作之列,在抽象思维中闪烁着光芒,对图像形式的描绘无以伦比,同时还充满了缜密的历史逻辑和具体史实,这使得帕赫特能与沃尔夫林、李格尔、瓦尔堡、潘诺夫斯基齐名,成为西方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史的布道者。

《造假:艺术与伪造的权术》

[意]伊恩·海伍德 著 殷凌云 毕夏 译 郑涛 校

  本书堪称关于艺术造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艺术界和文学界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同时也经历了瞒天过海、层出不穷的伪作与赝品的横行。本书细致地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赝品与文学伪著,分析伪造的动机,追溯伪造的历史,阐述伪造的政治,展现大众对伪造的态度,深入探讨伪作对于艺术家与艺术品的意义所在。

  本书简约精炼,论证翔实可靠,从文学、艺术、历史等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关于造假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伦敦罗汉普顿大学教授伊恩·海伍德在艺术赝品与文学伪著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本书既是对伪造真相的探寻,同时,对当代艺术界的造假与赝品鉴别活动也具有前车之鉴和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瓦尔堡思想传记》

[英]E.H.贡布里希 著 李本正 译

  内容简介:阿比·瓦尔堡是20 世纪卓越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家。他生前发表的著述并不多,很多重要的学术思想都零零落落地散布在其讲稿、日记、信札、纸条中。本书是瓦尔堡研究院前院长贡布里希教授在对瓦尔堡文献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是一部以历史学家的角度书写就的思想传记。作者熟谙瓦尔堡学术成长所依赖的文化背景,精通瓦尔堡研究的文艺复兴问题,擅长心理分析,他在书中不仅实现了两位美术史巨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且一起对古典传统的双重性做了演绎。

  书中共附有174幅插图,其中包括瓦尔堡一生各个阶段的照片、笔记本的内页和艺术品的图片等,另附有一篇扎克斯尔所撰写的关于瓦尔堡图书馆历史的回忆录,生动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艺术史上关键人物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正如《艺术通报》所说,此书是“一部绝佳的思想传记,叙述清晰,感人至深”。

《历史及其图像》

[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著 孔令伟 译 杨思梁 曹意强 校

  《历史及其图像》初版于1993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撰写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史巨著。本书对西方史学界长久关注的“图像的历史想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图像证史”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梳理。

  图像在历史阐释中一直扮演着作为史料的重要角色,无论是钱币、绘画、雕刻、建筑,还是其他历史遗物,都在传达着文字记载所无法传递的信息,但图像的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其史料价值,更在于它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甚至“历史本身”。作者以16、17世纪钱币学家、古物学家,18、19世纪历史学家、文化史家、艺术史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为线索,通过考察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著作与观点,揭示了“图像证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无法避免的思维和情感陷阱,这些陷阱既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中的经典问题,也是艺术史学科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科学革命前夕的美术与科学》

[美] 小塞缪尔·Y. 埃杰顿 著

杨贤宗 张茜 译

  本书是小塞缪尔·Y. 埃杰顿教授在美术史领域多年研究的成果,探讨了西方发端于17世纪伽利略的“科学革命”与距之300年前由乔托开启的文艺复兴“艺术革命”之间的传承关系,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和建筑在“现代科学”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认为,早在莱奥纳尔多之前,不知名的“工匠-工程师”塔科拉和马丁尼已构想出一种描述性几何图语言,而文艺复兴重现自然的艺术方法则有助于发展伽利略、哈维以及笛卡尔的科学想象力,因此熟悉以透视和明暗法描绘图像的伽利略才会即刻判断出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月球光暗领域为山峰和陨石坑。他强调,西方在观看方式上的独特成就是现代科学兴盛的前提。同时,他还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科学和美术与明代中国相比较,认为当时的中国对“现实”的认知受制于另一套艺术体系。

  本书包含了近150张丰富生动的精美插图,相信会受到美术史家、科学史家以及其他对文化史有兴趣者的喜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