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理论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墨家、兵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同时也具有了人生的彼岸理想。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在冲突中吸收和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绝大多数时期也都强词“三教”并用。南宋孝宗皇帝赵奋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中,大约从东晋至隋唐,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立,又彼此互补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儒、墨、道、法、兵、佛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和而不同”。孔子提出“和为贵”,并以“和~同”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且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二是“天人合一”。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三是“中庸之道”。孔子首次提出“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 
  宋代的程颐、程颢提出“不偏之谓中,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中和、中行、中道,是儒家用来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道法 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主张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合乎天道。提出“天人和乐”的思想:“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是“无为而治”。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庄子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老庄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以“人为”违拗自然,是人体道、悟道、得道的和谐状态。三是。知足常乐”。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家立足于“道”本身的超越性,要求人们超越各种世俗的名利、善恶、是非观念,提出“争之无益”、“不争之德”的思想,强调淡化名利,看淡生死,复归自然,这一切都表达了道家对自然和谐境界的向往。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强调人性向天道自然的复归,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朴归真,使之趋向天人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对一切反自然、反人性的政治、生活与思想持批判和超越立场,使人们不是伪善而是合乎人的本性去生活,顺应自然本性,知足常乐 ,减少冲突与对抗,恢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状态。 
  佛教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因缘和合”。缘起理论是佛教思想的基石 ,缘就是因缘、条件,起就是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发无不是依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成,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佛教主张“自他不二”,“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佛教主张“依正不二”,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在身与心的关系上,佛教提出了“心净则佛土净”与“六和敬”的恩想:“身和同住,111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二是“中道圆融”。佛教的哲学观是中道观,“中道”是远离两个事 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等对立见解,在修持上,“中道 是最高 境界。远离苦行与快乐两端的不苦不乐的“中道”被视为正确的道路。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三是“平等慈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认为,众生与佛同具成佛的因“真如佛性”,也同能成就佛果,进入涅粲境界。 
  由此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同类众生之间的平等,乃至众生与山 川大地、草木花卉等无情感意识的事物之间的平等。正是相信众生平等,才大慈大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佛教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但更侧重于身心关系的和谐。“自治其心”是佛法之心髓,佛教以此决定众生的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佛教主张从静心修性出发,以内在的心灵和谐来促进外在世界的和谐安宁。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各有侧重,儒道佛三家的立意和宗旨各有不同。但其三家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维护了多民族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儒道佛三家和谐思想为主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特质,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儒家着重于道德伦理,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着重于自然状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佛教着重于内心的领悟,强调的是人自身精神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包容性、丰富性及多层性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共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的时代呼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