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潘鲁生的手艺情结(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手艺农村”,不断推进的实践
“打开手艺的大门,将开启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路,开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之路。”谈到农村手工文化产业,潘鲁生说。“中国农村手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术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传统中国稳定自足而迟缓的农耕文化孕育了手工技艺,经历了现代化变革的当代中国又有着工业化、后工业化共时发展的语境,传统手艺与文化产业、乡村家庭与全球化市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这一系列并行的范畴和理念凸显出手艺命题的价值以及文化的深度。”
2006年以来,作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先后就全国58个县市、285个生产专业村进行调研,走访332家生产企业,访问1526位手工艺人,集中就37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专题研究。
“处理好手艺文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营销过程中经济利益对文化的肢解,避免手艺沦为‘贴牌加工’的工具,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潘鲁生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手艺农村”展览,超越了成果交流和理念推广的意义,包含着更深层的学术思考和产业探索。
设计教育,最有力的传承
“手艺传习,是造物智慧的传承,也是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承”。
潘鲁生在调研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设计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主持相关课题项目并发表论文30余篇,对于实践教学的强调,既是对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也体现了手艺传承理念的发掘和运用。他曾撰文为“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正名,剖析传统造物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以造物文化为基础提升中国设计水平,并从国家文化战略研究的层面,提出继承曾经辉煌的造物文明,探索实现“中国创造”,剖析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设计、与“中国制造”间共同的文化基础。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手艺农村”的展览,是在都市艺术空间里举办的一场关于手艺、农村的展览,其中浓缩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演进发展中的许多主题,正如手艺发展的主题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和文化建设的课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关注。(赵秋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