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媒体改变当代文学格局 网络时代文学仍需坚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昨日举行,两岸四地作家、评论家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凌春杰 供图
5月1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深圳文博会组委会共同举办的“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在深圳雅枫国际酒店举行。王宏甲、施战军、蔡晓航、李朝全、骆以军、林俊颖、朱国珍、杜若鸿、葛亮、廖子馨等数十位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作家及评论家出席论坛,围绕“新媒体新科技时代的文学”、“文学作为创意产业上游新产品的后续开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林洁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是两岸四地文学名家,特别是文学新锐力量在深圳的一次高峰论坛,是华语文学的学术盛典。它对于我们思考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重新审视文化在当前的地位、系统总结文学创作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在致辞中说:“我们想借助这个平台,研究新科技、新媒体形势下的新文学,分享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给予文学的光和热,使文学更加生机勃勃。”
网络文学还不成熟
当天上午,6位来自内地及台湾、澳门的作家、评论家围绕“新媒体新科技时代的文学”这一主题在论坛上发言。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认为,新媒体和新科技改变了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由过去的传统写作一家独大的局面发展为三分天下,即传统出版、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
同时,新媒体和新科技对文学生产方式的改变,由过去的文房四宝式的写作变成了今天的通过电脑操作。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确实是不成熟的,如果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诗人,那么这个作家、诗人就应该打引号了。因为网络文学确实存在没有约束、没有承担的问题,没有艺术承担、没有社会承担、没有审美承担,也没有道德承担。
新媒体新科技或是双刃剑
台湾作家林俊颖对新媒体、新科技对文学的冲击感到担忧,他认为创作是孤独的,新科技、新媒体未必会催生出日新月异的文学,相反,它只能对文学构成潜在的威胁,迎合新科技、新媒体,文学可能会变得更浅薄。他说:“文学不等于公共议题、公民论坛,文学其实是一门相当古老而素朴的手艺,它可以回到更古老的时代,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了。”澳门作家、《澳门日报》副总编辑廖子馨也与林俊颖有同感,她说:“新媒体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她用“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形容澳门的文学与文化,她说澳门的写作历来都是小格局、自娱自乐式的,所以保存了文学最原始的东西,作家们心态也比较平和。她希望澳门作家们的这一写作心态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得以维持。
解放军总后勤部作家王宏甲提出了与林俊颖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的创新是新时期的迫切需要,文学需要打通中外古今,比如把政治、科技、教育融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创造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文学。
网络时代文学仍需坚持
深圳作家梅毅早年以网络写作成名,其网名为“赫连勃勃大王”。在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梅毅认为,网络文学需要提升。他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把文字放在网络上并不等于就是网络文学,不是什么人码字都是文学。他说,今天虽然进入了网络时代,但文学还需要坚持,作家还需要坚持。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文学没有新旧之分,纯文学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对时代的关照,以及自强不息、载德载物的君子梦都没有变。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无区别。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主持了上午的论坛并做总结。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以及近50位深圳作家出席了论坛。
当天下午,“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继续举行,台湾作家骆以军、中国作协创研部评论员李朝全分别主持,邓一光、邓晓炯、蔡晓航、葛亮、南翔、陈雪、王十月等分别做主题发言。(夏和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