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编撰《伏羲文化大典》 填补学术界理论空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新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兰州11月29日电 (记者 丁思)一部全面记录“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历史文化的史料正在甘肃紧锣密鼓的“编撰”。29日,《伏羲文化大典》项目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主任伏俊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透露,该书将对伏羲文化进行搜集、辨证、归纳,为学术界研究提供完备依据,填补了对伏羲文化理论梳理的空白。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吸引海内外民众前来祭拜。
  伏俊琏说,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商朝末年至今3000多年间,民间对伏羲的文献记载从未中断过,魏晋、唐、宋学术界更是达到研究高峰;黄河、长江流域都遗存祭祀伏羲的迹象,甘肃天水羲皇故里、河南淮阳羲皇故都的祭祀典礼至今仍“如火如荼”。
  “随着西方历史学传入中国,推崇‘ 头下的学问’,需田野考古,但伏羲考古资料很少。”伏俊琏说,伏羲文化史料整理逐渐被学术界“淡化”,民间满怀对伏羲的崇敬保有成果,但学术规范不够,缺乏严密的科学理论,学术界应参与其间,用科学方法记录。
  2002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研究会侧重伏羲文化的普及和节目演出,缺乏史料整理。”该会副会长伏俊琏说,2005年,西北师大开始有意识搜集相关资料。2012年11月22日,由西北师大承办的《伏羲文化大典》科研项目正式启动,甘肃学者联合全国高校、考古研究所、博物馆进行整理。
  据介绍,该书共分为十卷,通过伏羲文化史料辑考、地方志卷、文化考古、图像、文化遗址、民间传说、诗歌、论文等方面考察收录,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图像学等方法进行分析。
  伏俊琏说,中国大陆县级以上伏羲祭祀遗址有30多处,民间庙会更是数以百计。书中还收录了台湾地区的伏羲庙和祭祀仪式,联系海峡两岸间文化差异,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传说和习俗;“伏羲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甘肃今年提出创建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
  伏俊琏说,该书将为学术界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对地方文化、旅游、经济交流发展具有指导借鉴意义。该项目已完成遗址考察,进入整理阶段,预计两年内完成。(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