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清凉山惊现孙吴遗迹 南京圈定七地下文物埋藏区(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来看看我们脚下有哪些宝物  

 
地下文物分布示意图。刘鹏/制图
 
在南京,一个锹头下去,也许就能带出一些宝物上来,这是文物界对丰富的南京地下文物的一个形象说法。市民王世清在清凉山上晨练,随便一逛,就发现了六朝孙吴时期的建筑构件,也印证着这个说法“此言非虚”。

    那么,不同时代的地下文物区在南京是怎样分布的呢?南京市文物局已经圈定了七处地下文物重点埋藏区,并向社会公布。我们脚下有哪朝哪代的宝物,记者对其做了一番简单解析。

     1、汤山史前遗址区;薛城史前遗址区。

    解析:1993年3月至4月,汤山葫芦洞中相继发现了南京人一号颅骨与二号颅骨化石。据测定在距今35万年左右。与“北京人”年代相当。

    薛城古文化遗址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新时期文化遗址,位于高淳县薛城乡,遗址文化堆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氏族墓地,距今约5500-6000年;下层距今约6000-6300年。

     2、石头城遗址区。

    解析:石头城是六朝城防遗址,是六朝都城建康城外最大、最重要的城池,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始筑石头城。六朝时代,石头城一直是都城建康的门户。

     3、明代宫城及御道区;六朝宫城及御道区;南唐宫城及御道区。

    解析:南京是十朝都会、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分别在此建都,留下了三个主要的皇宫宫城和御道区。这三个宫城御道区互相并不重叠。

     4、内秦淮河两岸十朝遗存区。

    解析:历史上,秦淮河两岸都是达官显宦的居住区和城市贫民的商贸区,地下叠加着历朝历代的建筑、官署、市街。

     5、六朝陵墓区。

    解析:1964年5月,南京博物院在富贵山发掘了一座东晋大墓,经初步判断为帝陵,有学者认为是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冲平陵,有学者认为是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休平陵或者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隆平陵。

     6、幕府山古墓葬群区。

    解析:幕府山、郭家山一带六朝古墓众多。幕府山一带发现过东晋名将温峤墓及其衣冠冢,幕府山西南麓象山发现过东晋尚书王彬家族墓;幕府山西侧老虎山南麓发现过东晋左光禄大夫颜含后裔的家族墓地;栖霞区仙鹤观发现过东晋侍中高崧家族墓。

    雨花台古墓葬群区。

    解析: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雨花台区长岗村发现过一片六朝墓地,其中五号墓被确定为东吴晚期墓。雨花台东北侧戚家山发现过东晋豫章内使谢鲲家族墓地。另外,明代大将李杰墓、明代开国功臣邓愈墓、明开国大将俞通海家族墓、明代平羌将军宋晟墓、浡泥国王墓等也在雨花台古墓葬群区的范围内。

    铁心桥古墓葬群区;西善桥古墓葬群区。

    解析:铁心桥大定坊村司家山发现过东晋镇西将军谢攸家族墓地。西善桥太岗寺宫山北麓发现过南朝大墓,出土国宝级文物“竹林七贤砖刻壁画”。

     7、明代功臣墓葬区。

    解析:钟山北麓明代宫城墓葬拱卫着朱元璋的明孝陵,这个墓葬区有常遇春墓、康茂才墓、吴良吴祯墓、李文忠墓、徐达及其家族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