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隆夫:景德镇制瓷工艺“后继乏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王隆夫作品青花釉里红《寿桃》
 
 
王隆夫作品粉彩《寿桃》
 
“国家级大师陶瓷艺术精品展”正在深圳展出,并将持续至7月1日。80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特地从景德镇携作品出现在展览现场,接受深圳商报记者独家专访,细述其从艺经历和目前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现状。
王隆夫出生于“陶瓷世家”,祖父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王隆夫自小耳濡目染,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山水及意笔花鸟。“能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我觉得很幸运。家里收藏很丰富,元、明、清各种瓷器都有。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坐在爷爷身上,听他讲有关陶瓷的学问。”王隆夫说,因为家庭原因,他很自然地走上了陶瓷艺术之路。十七八岁就已自立画室,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候很多人来找我创作,很忙的。”解放之后,王隆夫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直至退休。
王隆夫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设计评比金杯奖,其主持设计并参与制作的粉彩瓶《六鹤同春》,1990年被印尼客商以12万元人民币收购。同年,他的青花釉里红大笔海2只、粉彩《寿佛图》尺2瓷板画,被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高价购藏。有评论者称,王隆夫的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含蓄洗练,于淡泊中见浓烈,平易中求新奇。总能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自然之美”。
此次来深,王隆夫带来他近期创作的青花《绣球八哥》、粉彩瓶《高瞻远瞩》等10余件作品参展。记者在现场看到,瓷器造型古朴大方,图案也多以传统花鸟为主。在王隆夫看来,朴实、传统的瓷器才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王隆夫众多的作品中,他最得意的是挂在景德镇紫晶宾馆一幅4.2米长的瓷板画。“这幅作品名叫‘八百千秋’。凡是来景德镇的国家领导人、外宾都见过这幅瓷板画。”王隆夫说,这是景德镇目前最大的一幅瓷板画,也是他从艺60多年来最为满意的一幅作品。据这家宾馆的老板说,曾经有人出价1000万,他也没舍得卖。“这么大的瓷板画,烧制出来却一点瑕疵都没有,实在难得。”
虽然年事已高,但只要有时间,王隆夫依然坚持创作。与年轻时最大的不同是,以往专事工笔,现在则写意居多。提及绘画风格的转变,王隆夫毫不讳言:“岁数大了,眼神和手的控制力都不如从前,写意更好把握,创作意境上也更显开阔了。”
对于传统的景德镇制瓷工艺,王隆夫不无忧虑。他说,老一辈的陶瓷工作者都很认真,在技艺上兢兢业业。但中青辈却忙着搞产业。数量大了,质量上则要逊色许多。他最为痛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急功近利。传统的粉彩等工艺技术要求高、耗费时间长,使得年轻从业者纷纷弃之不用,而采用时间短、出货快的新彩。“这样下去,我担心会坏了景德镇的名声,对不起‘景德镇’三个字。最发愁的还是工艺接班的事。中青年不做传统工艺,以后的人更不会弄,这样会出现工艺断层的现象。”
提起乱象丛生的陶瓷收藏市场,王隆夫则无奈表示:“这是一种市场潮流,身在其中,无能为力。但是,收藏市场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乱后必有‘治’,这是肯定的。届时,一定会淘汰一批,留下真正好的东西。”(深圳商报记者 刘 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