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丹江古河道淤埋神秘青瓷(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河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内乡窑完整瓷器,该院研究员杨爱玲研究断定,这批青瓷为金代器物。

    1992年的麦收时节,淅川县老县城西门外丹江古河道水位变浅,当地一群农民在水中洗澡,一个人突然感到,脚被一个东西硌了一下,他钻入水中,伸手从流沙中抄起一件东西,拿出水面一看,是一个青釉瓷盘,完完整整,盘内外都是青绿釉,釉质光洁闪亮,闪耀着神秘的幽光。

    众人惊呼,纷纷钻入水中去摸,五六个人都摸到了青瓷器,有碗有盘有碟,还有瓷洗,等等。在这片狭小的水域内,他们发现,河底沙中淤埋着成摞的瓷器。

    大家把青瓷器物拿回家中,淅川县文化局干部李玉山等人得知消息,很快征集到了这批瓷器,共计70余件。他们又到农民指定的水域查看,并试图打捞。“水浪太大沙子淤埋严重,没啥收获。”李玉山道。

    1996年,河南省文物局下属华源文物公司征集到这批器物,时任河南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新来、副主任杨爱玲见到后,想交换。杨爱玲说:“又完整又漂亮,真是眼前一亮,它们又能展出又有艺术和历史价值。我们就想用一批民国仿钧窑彩瓷交换,民国瓷博物院很多,外国人又认,文物公司交换走也会很好卖。”

    交换达成,杨爱玲很高兴地说:“总共77件,博物院在此之前从没有一次性收过这么多青瓷,柜子里占了满满四格。”

    对这批青瓷,杨爱玲开始悉心研读,她最初认定是北宋晚期,后来认定为金代。至于窑口,她认为是内乡窑(即邓窑)所出。她在学术期刊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2005年,故宫博物院陶瓷大家耿宝昌先生到河南来,杨爱玲和耿先生很熟,就请耿先生看这批青瓷,“耿先生很高兴,说很好很好。然后每一样拿几件,慢慢地看。耿先生同意我的看法,认为是内乡窑所出。”杨爱玲告诉记者。

    看着这批瓷器,杨爱玲疑惑,它们怎么会埋于丹江古河道里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