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最古老完整的孔子像(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原本就是布衣学者 

    孔子为何要拜见老子?有学者认为,史料记载确有其事。孔子三十五六岁那年,在鲁昭公的支持下,带着几个弟子西行到洛邑向老子学习。

    至于孔子究竟容貌如何,如今有据可考的官方史料并不多。其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由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述而》,更侧重描述孔子的气质,以10个字概括:“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据传说,孔子出生后,曾因相貌丑陋遭到母亲遗弃。至于如何丑陋,又有多个版本,“七陋”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据孔子研究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文化学院教授骆承烈介绍,宋代一部孔子家谱中,竟描写出孔子有49个地方与常人不同。

    骆承烈认为,东平汉墓壁画的孔子像一方面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便有尊师重教、尊贤重才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可见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的形象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学者。

      ◇相关链接

    因时而异的孔子像

    
     孔子研究专家骆承烈收藏有2000多件孔子像。他认为,今天人们见到的孔子形象,均系后世想象而来。而想象的依据,却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位之人的孔子观。

    在孔子去世后近三百年时间里,保持着布衣学者的身份,直到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十二年自楚过鲁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后来,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历代帝王纷纷对孔子及其子孙加封加号。


    与此相应,画像中的孔子也在漫长的历史中实现着身份的转变。汉画像石中所出现的孔子,多半是一位学者形象。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要数唐朝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像》。画中,孔子宽衣博带,不着官服,不带官气,拱手站立,面目慈祥,虔静,不离学者的形神特征。至顾恺之所绘《孔子为鲁司寇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副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为政以德”之态。

    自宋元以后,孔子相继被谥为“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其服饰便由公侯制进到帝王制。“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宋、元因循,是把孔子政治化;近代康有为推尊孔子为孔教教主,属于把孔子神化;民国以来,文化激进主义流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彻云霄,孔子于是成了封建文化的代表。”一位学者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子的地位也经历了大起大落,这种变化在不同时代的孔子画像中昭然若揭,或被抬高或被贬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