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制扇大家郑高先的折扇情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高箑堂中出售的脸谱扇面

顾客在观看工艺精美的折扇

郑师傅(右)与朋友饮茶聊扇

奥运会开闭幕式上,众多嘉宾、观众手中的扇子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扇把轻摇,微风拂来,别有一番风味儿。 

    扇子自古以来就因为文人墨客的青睐而沾染了几分文化气息,古有王羲之的“题扇桥”,扇面题了大师的字,自然为众人追逐;今有老舍先生《四世同堂》,将自己对收藏扇子的喜好融进了小说。学诸葛亮“羽扇纶”的不在少数,随手把玩的也大有人在。 

    只是这扇子如何制作与传承,做扇子的人又对扇子文化有着怎样的情怀,除了在扇中细细体味外,还是跟着制扇大家郑高先生去一探究竟吧。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20年前,初来北京的郑师傅从事的是建筑行业的工作,做瓦工、做校直,也就是俗称的大工。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能赚7元钱,而当时他从老家山西到北京的火车票,一张9元钱。携妻来到首都的郑师傅,在家时将继续求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带着有朝一日衣锦还乡的美好愿望,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生存压力的大城市。血气方刚的年龄,却被生计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常常觉得郁郁不得志。 

    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师傅在集市上被一位卖扇子的老者吸引。当时老者正在给顾客讲扇面的故事,手中拿的,是一把画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扇子。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过这个故事、这种文化的郑师傅,瞬间被一种从未感知过的东西打动了。 

    “也许年轻人都太过浮躁”,他这样评价当时的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浮躁的年轻人,被一种古老的文化所感动,“突然觉得心就静下来了,沉下来了,愿意去面对生活中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了”。也许,他也愿意像古时的姜太公一样,静静地坐下来,耐心地去等待生命中属于他的一份收获“上钩”。他就那么静静地听老者讲完故事,那个故事、那把扇子,就如此静静地烙在了他的心上。 

    郑师傅花80块钱买下了那把现在看来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的扇子,并且保留至今。此后,他凭借着自己做大工积累的瓦工、匠工的技术手艺,逐渐学习摸索如何制扇。到遇见入门的师傅,去南方“偷艺”,了解扇子文化,再到现今发展越来越大的制扇规模、结交越来越多的藏扇好友……一系列的人生故事,都是从那把“姜太公钓鱼”的扇子开始,走入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20多年的坚持,如今看来,也许郑师傅才是那尾上钩的鱼,牢牢地咬住了他生命中的鱼饵——扇子。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扇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也向来有制扇王国之称。从远古时代的启蒙,到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鼎盛发展,扇子一路都走得十分辉煌。然而,“文革”时期,扇子文化的发展被迫停滞甚至倒退,制扇手艺几近失传,大批扇厂倒闭。市场上能见到的,多是实用性的扇子,用以把玩的艺术性较强的扇子,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恢复。 

    郑师傅自那以后迷上了扇子,但是那时,市场上待售的扇子寥寥可数,更别说会制扇的人了,“看着好玩,但是买不起啊。”郑师傅这样感叹道。凭借着自己基本的泥瓦手艺,郑师傅萌生了自己制扇的想法,神话般地,完全不懂备料、开料、造型、打磨等十几道工序的制扇过程的郑师傅居然成功做出了人生第一把扇子,尽管这把扇子耗费了他整整3天的精力。 

    重说到第一把扇子的诞生,郑师傅还是显得特别兴奋。紫檀木的扇把,毫无修饰的扇面,一切都很简单,却昭示了一段全新的开始。兴头上的郑师傅将自己做的扇子拿到市场上,“卖得特别好”,这样的反应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也让郑师傅对制扇的兴趣更进一步,扇子也越做越多。 

    也许是注定制扇文化要在这里得以延续,也许是本就有太多喜爱扇子的人因扇子结缘,幸运的郑师傅在琉璃厂摆摊卖扇子时,遇到了另外一个贵人,洪钧陶老先生。洪老先生一生酷爱扇子,又赶上中日文化交流的机会,幸运地收藏了众多名家名扇,数量不下千把。洪老先生是扇文化的行家,他对扇子的热爱、对扇文化的熟悉,着实在郑师傅的人生经历上画下了重重的一笔。从扇骨讲到扇面,从材料讲到艺术,一定程度上说,郑师傅第一次有了老师的指导,第一次真正开始接受扇文化的熏陶。 

    灌输了大量理论知识后,郑师傅对制扇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追求。尽管当时南北方的制扇业都并不普及,但大量的高手还是云集在江浙一带,要想做好扇子,就得好好学习南方的制扇技巧。郑师傅彻底结束了自己大工的生涯,一心扎进了制扇的无涯学海中。那段时间对于郑师傅最深刻的记忆,便是无尽的铁轨和凄清的火车站的夜晚。他总是把收入都花在火车旅途上,只为能够扮成扇子爱好者在大师店中看看高技艺的扇子,偶尔得幸去大师们的家中参观一二。每趟南方游,他的目的都只有扇子,花了积蓄,开了眼界,这让郑师傅很是知足。 

    “做扇子苦”,回头看走过的20年的路,郑师傅能说出的,只有一个苦字。当年一起来北京的兄弟,不少人买了房、买了车,只有郑师傅一家,依然住在当年的车棚子里。朋友们笑话他赚不到钱,家里人也曾一度无法理解他的举动。但是就这样,郑师傅也坚持到了今天,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我算是把这辈子许给扇子了。”半开玩笑的口气,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因为爱扇子,因为喜欢制扇,也因为扇子所带来的同样爱扇的朋友,再苦,他也会坚持下去。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年4月,郑师傅在荣宝斋举办了个人第一次扇展,曹小弟等制扇大师,还有李宗贤、吴元星等竹刻大师纷纷给他捧场。扇展中,郑师傅结识了更多喜爱扇子的友人,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北京有着太多喜爱和珍藏扇子的同仁。他们的扇子和经历,成为了郑师傅又一笔宝贵的财富。于是,继自己在老舍茶馆等处的扇庄外,郑师傅在十里河经营起了自己第一个独立的扇庄——“高箑堂”,并正式拜曹小弟为师,学习制扇技艺。 

    “折箑轻摇延年金风生袖底,团纱微动宜寿清气到胸前”。“高箑堂”中摆放的这副竹刻对联,被很多来到这里的人吟诵。对联中刻画的扇子的功效和营造的意境,令人称道。“高箑堂”进门处便有一套茶具和桌椅,阵阵茶香伴随着此处来往的爱扇之人,谈些趣事儿,看看扇子,自有一番乐趣。堂内的货架上陈列着大小上百把扇子,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郑师傅的扇子,有着很好的销路。奥运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夫人在老舍茶馆看到郑师傅制作的扇子便爱不释手。平时“高箑堂”也是人来人往,扇子往往供不应求。南北扇派的互相交融,制扇材料和技艺的逐步改进,让扇子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喜欢扇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卖扇子的时候,看到实在喜欢却买不起扇子的,郑师傅会半卖半送地售出扇子,利润没了,心里却高兴之极。马季先生生前只题过两块牌匾,其中一块便是题给了郑师傅,以表达对扇子的喜爱。以扇会友,是郑师傅开扇庄最原始的动力。郑师傅说自己的扇子,要用最好的材料制盒,请最好的师傅来刻、画最有意境的扇面。精益求精,是他对扇子一辈子的追求。 

    如今师从曹小弟的郑师傅,也在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制扇,掌握更基础又是更精湛的制扇技术。回想当年自己学制扇的艰辛路,他对制扇技艺的传承有着自己的念头。他表示,过两年一定开门收徒,并且要多收徒弟,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郑师傅的儿子,便是他第一个徒弟。“正巧,他自己也喜欢学,他有兴趣,我当然高兴把技术都教给他”,郑师傅满脸的自豪,他说儿子现在正在学习美术,他要让儿子从基本功开始,一步一步地打基础。 

    看着眼前的郑师傅,长相和穿着都相当朴实,正像他所从事的制扇事业一样。或许,制扇真的只是一门平凡的技术,扇子也只是一样平凡的器物。但,也正因其平凡,它才能长久地存活和延续,一代代地成为国人把玩和收藏的首选,以传统的面貌讲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故事。(黄 宇 张 玲)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