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杨晓阳做客重庆美术馆 就“器道并重 一人一品”进行艺术访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璞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2018年4月12日,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作品展(重庆站)

  2018年4月12日,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作品展(重庆站)在重庆美术馆落下帷幕。

  当天下午2点半在美术馆的二楼展厅,邓建强作为“器道并重,一人一品”艺术访谈的主持,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带领陈风新、乔宜男、巫卫东等艺术家做客重庆美术馆,与山城市民及美术院校学生交流艺术创作理念。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于3月25日开幕,由中国国家画院、国家艺术基金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承办。作为创研班的结业展示,参展人员包括丁密金、王学辉、陈风新、吴昊 陈联喜、李望平、周士钢、顾平、何二民、曹宝泉、姜怡翔、尚可、李宽、王兴华、曾迎春、张立奎、吕书峰、李晓柱、刘浪涛、郭子良、黄庆安、魏广君、刘西洁、王晓银、李振良 张禾 毛娜、周一新、叶华、李连志、卢冰、巫卫东、乔宜男、谭崇正、朱尽晖、李宏钧、郭茜、王平、侯晓春、张立、武小川、王伯勋、杜道伟、刘军利、陈庆华、杨藩。

展览现场

  据了解,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之一,由杨晓阳任导师,学员来自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骨干教师和画院的知名画家,他们在各自的不同学习背景下取得过不同的成绩,有些甚至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敏感和坚实的功力。

展览现场

  杨晓阳作为导师,在他看来,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问题,教师的根本立足点是关键,文化自信与世界眼光,艺术精神与教学体系,(实践与理论)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重点和因材施教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及结果能否达到“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重要环节。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是在原工作室的基础上申请得到支持并进行的一次集中教学尝试,使得原工作室的教学理念进一步集中提升。

  在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的教学过程,杨晓阳用了八个概念来阐述自己的系统。它们分别是: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易经天地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二元(阴阳)合一的中庸之道;

  三、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

  四、中国美术的三个功能:(叙事)记录、(教化)审美、(创新)创造;

  五、中国美术的五种境界:形、神、道、教、无(五字);

  六、中国美术当代转型的五个特征(五化):1.题材模糊化;2.主题多义化;3.章法多维化;4.造型意象化;5.用笔书法化;

  七、中国艺术家的画外功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八、我的教学理念:器道并重,一人一品;

展出作品

  杨晓阳认为,这八个概念整体循序渐进,但过程中更加重视因材施教。由于全国大量“取长补短”班已有基础,因而本班采取“扬长避短”,即把别的班的“加法”变为“减法”,发现每个人的独特性、不重复性加以培养、鼓励,形成特点,提醒每个人清理当下流行的共性(大家戏称“归零”),以便重新开始,收到一些效果。

  “当我们每个人检视自身,把以往从古人、老师、西方那儿学到的内容从自己身上分离出来时,绝大部分人就归零了。”杨晓阳说,从理论的研究起,每个人探索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在高原之上追高峰。但不能在高原定居,所以理论的突破就尤为重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