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穆永瑞中国画作品展开幕 “笔墨自在心”的游刃有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开幕式现场 嘉宾发言上院文化董事长郝金玲女士致辞艺术家穆永瑞致辞  2015年10月17日,&ldq

开幕式现场 嘉宾发言

上院文化董事长郝金玲女士致辞

艺术家穆永瑞致辞

  2015年10月17日,“笔墨自在心”穆永瑞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上院开幕,展览展出了书画艺术家穆永瑞近期创作的水墨作品数十幅,作品题材既有中国传统古装人物画,又有表现现实主义的绘画。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谈到穆永瑞的绘画最值得称道的即是其用笔与用线的深厚功底,这源于其多年来工作中对速写的训练,展览中展出了多幅他的白描人物画作品,值得细细品味。这样的基础让他在多种绘画题材中游刃有余,展览中就呈现了《八仙畅饮图》《钟馗》《曹雪芹》《松下问童子》《白发渔樵》等古代人物绘画,同时也展出了《观瀑图》系列山水画,另外还包括《学毛选》《创业之路》《红军万岁》等现实主义题材绘画。

开幕式现场

  作为一位画家,穆永瑞给人印象更深刻的角色则是连环画家,曾经完成《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史记人物》等多种连环画作品。他曾任北京日报美术部主任,其新闻速写的艺术成就也在业内产生重要影响。有人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的大街上大店小店的招牌都见刘炳森的字,大街小街的报栏上都见穆永瑞的插图,这成了当年北京人最常见的两种书画。”

展览现场

  于海东先生在展览前言中介绍,穆永瑞的新闻速写和国画创作是他艺术上的虚实两笔。“一根线勾勒出新闻事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说快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他的速写笔早已习惯了时代的变化速度。抓住生活瞬间的动态美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他清晰的速写理念下,每根线条都睁大眼睛自己寻找着最能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和自我表现。比起新闻速写线条的跳跃性,他的生活速写线条明显多了几分韵味,尤其是围绕着小村姑那羞涩神态恍若乡乐般的轻柔之线,既能虚中圆形又不夺色,却丝毫不可或缺。新闻生活一线间,最难得的还是他能快速聚合生活之美并成就人性之德,一笔数十年,不仅让北京日报有了自己的新闻美学形象,亦为一个时代留下值得玩味的生活故事和新闻典型。对于一个知名新闻美术工作者而言,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劝学徒》

《清溪流韵》

《品茗图》

《白发渔樵》

《课徒》

《松下问童子》

  相比东坡放怀长吟,于海东介绍,秉烛夜读也是穆永瑞先生喜欢用来独自思想的历史题材之一。随着星移斗转,堆放在他画里的典籍越积越多,挤在油灯前的读书人反倒渐成书的倒影。“反观自我同样是一种品读。”如此开悟使他的东坡胸襟变得愈发开阔,同时,构图上反黄金分割法的新尝试极大地拓宽了人物的思想境界:天地唯我悠悠然,山川唯我坦荡荡......自此笔墨无羁,自在一心。

  最为传神的还属来自现实生活的画中小村姑。红脸蛋聚满大自然的本色,红头巾系住爱美之心,笑也盈盈,羞也盈盈,画时似易重复难,不觉间形成一片妙不可言的大美乡情。她们也曾头戴灰布八角帽,扛起红缨枪,为革命站岗放哨,然后带着一丝不懈的警惕,走进今天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红色题材画展......将讴歌历史和赞美生活当成自己的艺术使命,让穆永瑞的画笔具有了深深的责任感,从不回绝任何一次红色约稿,从不辜负每一个画中人物的期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