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喜玛拉雅美术馆续航“佛国山水” 穿越古今打造“山水社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开幕现场,左起:参展艺术家吴高钟、陈督兮、管策、冰逸,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佛国

  开幕现场,左起:参展艺术家吴高钟、陈督兮、管策、冰逸,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佛国山水”总策划戴志康,证大集团执行总裁、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斌,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佛国山水”艺术总监沈其斌,参展艺术家刘广云、胡项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本次“佛国山水II—静水深流”&“佛国山水III—世界”策展人杜曦云

  4月14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的展览“佛国山水II——静水深流”及综合项目“佛国山水III——世界”正式面世。这是此前展览“佛国山水I——造像深处”的延续。本次展览总策划人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馆长戴志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杜曦云任策展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沈其斌任艺术总监。

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

  “佛国山水II——静水深流”参展艺术家包括:冰逸、陈督兮、管策、胡项城、李昕、刘广云、孟煌、秦风、邱黯雄、吴高钟。同时,明、清和民国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展出之列。这些作品的媒介各不相同,但都围绕个体生命和自然、宇宙的形而上关系这个人类的永恒话题展开表达。既涉及对人类身处其中的大自然的感恩和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也反映了本土传统文明和当代文明间的交织,入世和出世的缠绕等。总体而言,展览延续着喜玛拉雅美术馆长期推动的“山水社会”文化理念。

  开幕现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馆长、“佛国山水”总策划戴志康

  开幕现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佛国山水”艺术总监沈其斌

  开幕现场: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胡项城

  开幕现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佛国山水II—静水深流”&“佛国山水III—世界”策展人杜曦云

  对于本次“静水深流”的策展理念,杜曦云谈到:“人是文明的容器,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如今的后工业,文明在不断刷新中呈现着丰富的差异,身处不同文明语境中的人也异彩纷呈。但从另一方面看,人的基本情感、欲求等我们统称为‘人性’的特征,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作为整体的‘人类’所面对的问题,都是所谓‘人性’的问题。尽管生存处境的差异相当大,但因为人性没变,所以人对相似的问题往往也会呈现出相似的反应。这是我们探讨普遍价值观的基础。”

展览现场

  另外,同期浮出水面的“佛国山水III——世界”则是一个以艺术为出发点,跨学科、跨媒介、跨地域的综合项目。通过展览、讲座、演出等适合各自表达的灵活方式,让围绕主题所产生的智慧和美学,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渐生长起来。

  “世界”一词本源自古印度语,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由佛经转译进入汉语体系。当下,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互联网化,个体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密切,知识的碎片化程度陡增。世界的新帷幕正在快速拉开。

  无论是从“造像”的背后窥探其源头活水,亦或是绵延不尽犹如“静水深流”般始终在展开的普遍人性,乃至以艺术的方式拉开全球化时代公共性问题的帷幕,让各自精彩的的个体们亮出他们的所感所思,此次“佛国山水”系列展览不仅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立足于当下来顾后瞻前、在“自然”和“人群”中寻找平衡,更是在信息过剩的全球化时代积极寻求适意空间,在螺旋式上升或西西弗斯寓言下不断出发和刷新。

  据悉,“静水深流”将持续至5月28日。

  展出作品

  ▲胡项城 《造化之二》,220×170cm,油画丙稀混合材料,2017,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造化”系列是胡项城在七十年代末旅居西藏二年间的“苍茫”的印记。从飞速运转的城市,至原生态山山水水的自然,从眼前花花世界,至内心的沉思,往往返返成了人生常态。九十年代初,艺术家旅居非州三年,观察了无数图像世界,最令其印象深刻的是,殖民者划定的非州各国笔直的界线,与动物的排泄物。这个星球自有生命到来占有欲望,控制的界线步步升级······如今,人类能力环球独大,似乎真可做到“弹指沧桑枯荣,刹那遮天蔽地”,但我们真能做到夺天地之造化吗?末知也。

  ▲邱黯雄《新山海经三》,时长:30min,影像,2017,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新山海经三》通过水墨风格的绘画交织于动画的世界,将幻想与现实融合,过去置于现在继而投身未来,这种“无时限”观是站在物质世界的对立面,依循佛教的观点,万物皆空,即我们眼前的世界为个人所创造。

  ▲孟煌《三山-3》,200x280cm,布面油画,2000,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孟煌喜欢丰富的阅读和直接介入社会的激烈行动,但在面对画面时,他倾向于清空概念和逻辑,回到直觉的观看和本能的表达。他的绘画,在类似写生般的图像和缓慢乃至笨拙的笔触中,散发着浓郁的情绪。无论他画什么,一种倔强刚硬的气质挥之不去,导向生命的尊严和自由意志。

  ▲刘广云《时光》,45x120cmX6,综合材料,2017,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朱耷(八大山人)《松鹰图》,纸本水墨,143X70cm,明末清初

  ▲丰子恺 《挑灯风雨夜,往事从头说》(私人收藏),纸本设色,32×26cm

  ▲冰逸《地心之旅》,2000 x 320cm,纸本水墨,2013,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地心之旅》的创作灵感来自冰逸在德国研究人类最早矿物开发的经历。它的总长就是德国最早的矿井的深度。各种生物各种基因发生其中。它模拟和呈现的就是200米的地下三百亿年万物生成为黑光的过程。

  ▲吴高钟《悬河PPP》,82x102cmX3,综合材料,2010,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秦风《欲望风景系列-1》,145X145cm,水墨于手工纸上,2014-2015,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管策《蚕食者的世界-2》,160x120cm,布面综合材料,2017,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陈督兮《持颐》,500×180cm,绢本水墨,2014,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陈督兮长期实践着关于水的“持颐”系列的创作。他观察水的经验部分来自听觉,或者说他的绘画来自对水的节奏与速度变化的体察。观者透过画面,就能体会到绘画过程中运笔的节律。各种形态的水流变化的内在根源,使得笔墨与水流流动达到“神妙万物”的境地。

  ▲李昕《2014. 3. 25, 酉》, 《2014.3. 25, 午》,《2015.3. 26, 午》

  338 x143cmx3,宣纸水墨,2014,图片来源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本文图片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提供,鸣谢艺术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