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毅与她的《混沌记》:无序中的逻辑朝着“风里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艺术家刘毅  3月10日,艺术家刘毅个展“扔到风里去”在香格纳画廊M50空间

艺术家刘毅

  3月10日,艺术家刘毅个展“扔到风里去”在香格纳画廊M50空间展出。展览呈现刘毅手绘影像装置《混沌记》。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

  《混沌记》是艺术家2014年的作品,8分钟的作品由刘毅逐帧手绘完成。“混沌”似乎是这件作品的主题:乍看之下,作品中的人物(裸露的女性、亲吻的男女、摇摆的青年、无脸的少年等)和动物(猴子、北极熊、企鹅、蚂蚁等)在实体和抽象空间里搅动在一起,编织成一个看似无序的故事。不过,当你试着用“无序”形容它时,刘毅的想象力又刚好填补了其中的逻辑和线索。如她所说,这里的“混沌”不是一团乱麻,而是具备无穷的内部结构,同时又相互嵌套。她想借此表达“混沌又庞大的存在”。

《混沌记》动画原稿组图

2014

 

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

  刘毅199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2012年,她毕业于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获硕士学位。“中国早期美术电影与实验动画”是刘毅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其先后创作了《天演论》《混沌记》《度口》《身寄虚空》 《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白水郎》等影像作品。2017年,刘毅的作品《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继入选并展映于荷兰国际动画节之后,又获得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终审团特别推荐奖”。目前,受韩国首尔美术馆邀请,刘毅正在首尔参加“SeMA南麂”艺术家驻地项目。

  “美”似乎是很多观众看过刘毅作品后的评价,而她的初衷不止于此。在展览中,刘毅往往将动画和绘画和空间发生对话:她曾在展墙上安装一个旋转的IPAD,并在其中播放1分钟的短片《身寄虚空》;她曾以“晾晒”的形式展示《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在本次展览中,她在展出《混沌记》的同时,也在整个空间里轻盈地悬挂着手稿。装置对她而言不只是创作方式,它同样启发或鼓励观众打开新的观看方式。“我希望观众也动起来:观众进入空间后,可以自由地动,他不仅仅看到“动画”本身,也可以用余光、用身体感受到水墨风景一样的东西。”刘毅告诉雅昌艺术网。

  自2012年参展“第九届中国独立电影节”后,刘毅先后参展“有限的知识”、“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来来来”,上海香格纳群展等。2017年,她完成两个个展“度口——刘毅个人项目”和“流光溢彩”。

刘毅

混沌记 3742

2014

19x34cm

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

 刘毅

混沌记 1804

2014

19x34cm | With frame 20.6x35.8x1.4cm

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

 刘毅

混沌记 1297 

2014

19x34cm

 

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

  去年,雅昌艺术网曾对话刘毅,她和我们分享过关于创作的故事:

  雅昌艺术网:请先介绍一下《度口》这件作品吧。

  刘毅:《度口》是我研究生二年级的作品,差不多从2015年2月做到当年6月。做作品的契机是基于一种“想找出口”的愿望。我每天都在绘画,做作品,我的朋友每天也在非常规律地生活,有时会问自己,是不是一眼就看到头了?我们都在找一个出口。这时,我想到了乌龟这种动物,它是可以把头缩回身体里的,人可以吗?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象了人在自己身体里的一段旅程。

  雅昌艺术网:《度口》中的每个线条都是不平滑的,看起来毛毛的,颗粒感也很强,您采取了哪些水墨实践?

  刘毅:这件作品是在宣纸上画的,我用了不同的材料,有那种很坚硬的木条,也会用海棉和喷壶,这样才会达到颗粒感的效果。我想要达到一种不同颜色融合一起的效果,就像我们拿着一个晶体,晶体有很多的棱角,棱角在太阳光地下我们可以看到好多种颜色那样。作品线条本身有紫色、黄色、蓝色、天蓝色、深蓝,绿色等,但在线条宽度的晕染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变化,有点像心电图波动的曲线。

  雅昌艺术网:你怎么考虑这件作品与空间的关系?

  刘毅:这个空间是沿街的,我们能从里面看到外面的行人,和一天的光影变化,我希望他们都能和空间发生动态的关西。随着光影变化,空间内部的墙面、地面和天花板都呈现不同的效果。

  雅昌艺术网:之前您将一件作品用旋转的Ipad播放,动画在动,Ipad也在动。

  刘毅:我不会在展览空间里放一些椅子,让观众坐着看。我希望观众也动起来。观众进入空间后,可以自由地动,他不仅仅看到“动画”本身,也可以用余光、用身体感受到水墨风景一样的东西。

  那件作品叫《身寄虚空》,就1分多种,算是我的一个小感悟。我做完它时,就想让它像漩涡一样地旋转,就好像我在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把自己驾到一个出不来的漩涡里一样。所以,我就想把作品压缩成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就在白墙上放一个旋转的IPAD,用它来播放那件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水墨?

  刘毅:我的舅舅是我国画的启蒙老师,我小时候会在他的指导下临摹齐白石的“虾”。考上中国美院附中后接触了一些水墨。我们常说墨分五色,但其中有更丰富的层次,就连毛笔也分很多种,每一种在柔软度和细腻度上都不同,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雅昌艺术网:怎么会想到用水墨媒介做动画?

  刘毅:本科生阶段,杨老师叫我们画《无间道》的分镜头。我当时是用水墨画的,一共有1000多个分镜头,杨老师看了以后,建议我做一些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对您的有哪些影响?

  刘毅:我在研一的时候做了一个系统的一个中国早期动画的一个调研,也采访了一些中国早期的动画艺术家,他们和我说了很多上影厂的故事。中国水墨动画在1960年开始是非常辉煌的,无论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是《大闹天宫》《阿凡提》都是非常珍贵的黄金时代,即使到现在我还是会感动,所以我想尽我能力去尝试水墨动画。

  雅昌艺术网:您最喜欢哪一部作品?

  刘毅:很多,《铁扇公主》。

  雅昌艺术网:您的第一个水墨动画《天演论》一共5分钟。通常,要完成这类长度的手绘动画,大概要画多少张?

  刘毅:我们说电影是“一秒24帧”,动画可能一秒画10到12帧,每一秒的10到12帧都是单幅画面,差不多一共画5000张左右。

  雅昌艺术网:第一次做水墨动画,有写过剧本吗?

  刘毅:大概写过一个。这件作品是讨论“轮回”问题的。故事大致是说一个20亿年前的鞭毛虫,最初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生物、细菌。后来,它战胜了我们人类,寄居在人体内,开始在那里迂回、流转。之后,细菌又从生物体身上逃脱了,又潜入到其他植物体的体内。所以,作品在说,一个小细菌就能引起一个革命,一场演变。

  雅昌艺术网:作品的“脑洞”开得很大,里面有一个镜头,是人类最终变成像是烤串一样地被吃掉,这种想象力来源于哪里?

  刘毅:都是生活经验。杭州鼓楼那边有一个美食街,那里会有昆虫宴,那个一串一串的东西上面有很多昆虫。我从来没吃过,我觉得挺可怕的,但是会有很多人去买这些。所以这些看似荒谬的镜头,可能就是个很现实、很真实的体验。

  雅昌艺术网:每一个事物的动态都是不一样的,怎么确保真实又富有想象力地让它们动起来?

  刘毅:我在看一些片子的时候,会分析它是怎么动的,有时候会对着镜子找一些动作,比如我抬一只手,不仅动的是手本身,也会牵动其他组织结构。有时候会拿一个模型,看一下,拍一下,再慢慢画。我和朋友以前会调侃,说一些动画,前面的人在动,后面的背景是不动的,这就是偷懒。我争取通过逐帧手绘的方式,让所有的东西都在动,包括前景的人物,后面的山水,房子,哪怕是细微的位移,都造成微微地颤动,它就有了不可复制性了。

  雅昌艺术网:目前的创作习惯是?

  刘毅:他们都说我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我每年创作差不多都是从春节过完后就开始做创作,然后一直持续到七月、八月结束,做完成一个动画短片。

(本文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鸣谢艺术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