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 走到今天是否还应该被界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之【批评理论前沿:2017察尔湖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雅昌艺术网讯)起

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之【批评理论前沿:2017察尔湖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雅昌艺术网讯)起始于2014年的批评理论前沿专题论坛,至2016年在湖北神农架已经举办过三次,先后对行为艺术三十年、女性艺术三十年、装置艺术三十年进行一一梳理,而这一次,批评家论坛走向北方——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尔湖,一片草原上的湖泊。20余位艺术界批评家,伴着初秋之际的凉风和暖阳,共同相聚于察尔湖畔,讨论中国影像艺术的三十年历程。

  2017年8月28日,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之【批评理论前沿:2017察尔湖论坛】在内蒙呼乌兰察布察尔湖景区开启,论坛由批评家陶咏白、贾方舟两位先生发起,孙振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小彦担任学术主持,王端廷、朱青生、佟玉洁、何桂彦、殷双喜、冀少峰担任学术委员,郑梓煜、葛秀芝担任学术秘书。论坛由批评理论前沿 察尔湖论坛学术委员会、中国艺术批评基金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CMAA、北京太和大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新水墨画院共同承办。

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论坛议程自8月28日至8月30日,集中探讨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将评选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三十件影像艺术作品。

论坛现场

  首日论坛现场,首先由孙振华先生代表学术委员会、由陶咏白先生代表论坛发起者先后致辞,谈及了批评家年会专题论坛的缘起、学术定位以及在当下的艺术发展背景之下,批评家论坛该如何改革。孙振华谈及的重点,是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之中,自我制度的建立,让批评家论坛更具学术效果。他提及了“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论坛讨论方法,希望在论坛中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打破以往一团和气或者针锋相对的讨论现象,论坛应当具有价值中立的主持人,每位发言者则应当具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且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陶咏白致辞

  陶咏白先生则从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回忆了批评理论前沿专题论坛的形成,她谈及,从2014年至今所建立的批评论坛,让批评家年会和专题论坛共存,改革了常规批评家开会的正规模式。她认为,85新潮以来,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便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类关于影像艺术的大展陆续推出,我们能够看到例如张培力、耿建翌等一批从80年代走来的艺术家,也能看到崔岫闻、曹斐等一批女性影像艺术家。影像艺术从最早的照片走向了录像、视频再走向了近两年来火热的VR等新媒介,中国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一场影像革命,而影像也在改变着人的生活,而此次批评家专题论坛也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和新生儿。由此,本次论坛的序幕被拉开。

殷双喜发言

  在首轮专题报告阶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先生首先发言,他的发言主题为《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他谈及影像艺术的特点时说,影像艺术是如何让影像记录的一瞬间转换为永恒,并成为历史?这一点是思考影像艺术的价值所在。而在今天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能当摄影师的现状之下,影像的生产堆积如山,甚至影像的生产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此时,殷双喜提醒我们,如何将艺术影像和日常影像区别开来,以什么原则来选择?选择就是界定,选择就是对标准的赋予与发布,而这成为我们今天值得讨论的话题所在。艺术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艺术依赖于主观的介入,而摄影则是借助于技术。当摄影技术被发明,首先受到冲击的则是绘画,就图像记录而言,绘画是不占优势的。殷双喜认为,当摄影技术发明之后,绘画考虑的是我们今后该干什么?这也是写实绘画在20世纪转向衰落的根本原因,讨论的结论是走向艺术家的内心。其实摄影技术的发明,第一课是要向绘画学习的,从对现实的高度记录和再现走向高度的抽象。

  而我们今天的艺术界,走向了后现代时期,或者说是后影像时期,摄影依赖的是技术的变化,但是技术的变化依然不能掩盖其追求“内心”,我们今天面临的影像作品是声光电等极具视觉冲击的作品,青年艺术家拥有天然的技术敏感和技术利用优势,殷双喜提出疑问:那么再这种敏感和利用之后是什么呢?依然面临着影像艺术最初的问题,如何从一瞬间转换为历史,这类艺术如何区别艺术影像和大众消费?

杨小彦演讲

  在杨小彦《摄影进入中国》与蔡萌《纪实与摄影:中国当代摄影的交替推进》的演讲中,皆以摄影术进入中国百年以来的发展为线索,对中国摄影艺术进行介绍。杨小彦以郎静山为伊始,讲述民国摄影艺术家反摄影、反观看和反西方的文化现象,并谈及摄影镜头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蔡萌则从晚清摄影、民国摄影和新中国以来的摄影为线索,谈及摄影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态势。

  在第二场讨论中,包括王端廷、朱青生、李笑男、佟玉洁、郑梓煜五位学者则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阶段的影像艺术进行探讨。

  其中王端廷的演讲《一念之间:作为观念艺术的中国当代摄影、影像和数字艺术概述》,介绍了在中国当代艺术之中,观念影像其实比观念摄影更早出现,以张培力为代表的的录像艺术在80年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从而他也被冠以影像艺术之父的称呼;1985年,数字艺术也开始出现,并成为一种趋势,主要以冯梦波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开始更多介入,影像艺术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佟玉洁以近几年来颇为流行的“自拍”摄影为媒介展开讨论,她认为自我成像里包含着摄影的大叙事和小叙事,呈现出自拍摄影中严谨与灵活随意的不同性格,她分别列举了辛迪舍曼和中国艺术家杨文萍来讲述不同的自我成像中呈现出来的创作叙事。李笑男则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创伤表达和语言衍生》演讲中,以当代艺术30年以来的多位艺术家创作,叙述了某些相似的创作语言和方式。

论坛现场

  在演讲主题中,朱青生提出了“反影像”的概念,朱青生以其最新个展“滚”为例,回顾了他在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创作的关于对影像作品进行反叛的作品。在1994年的欧洲局地战争中,一位德国战地记者被击中后摄像机滚落下来,滚落下来的摄像机拍摄的镜头最后定格在了路边的草和通往远处的路。朱青生对这样的“失控”镜头产生了兴趣,并对媒体提供的信息产生了怀疑,他突然觉得我们以往看到的新闻影像都是经过剪辑和筛选的,这已经脱离了人类正常所见的状态,而他因为这个事件而做了10年的作品“滚”。

  相对于朱青生的“反影像”,青年学者郑梓煜则提出了“反摄影”的概念。科学、数字等技术方法称为下午场论坛中的主要谈及对象,郑梓煜列举了十余位艺术家,呈现出当下跨学科的影像艺术创作方式,从而引发了关于摄影边界、以摄影为媒介的影像的标准界定等话题,众多专家争相探讨。

  接下来论坛继续,雅昌艺术网将会继续带来精彩现场……

与会嘉宾合影

  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包括陶咏白、贾方舟、杨小彦、殷双喜、孙振华、蔡萌、王端廷、朱青生、杨卫、何桂彦、李笑男、佟玉洁、翟晶、刘立宏、冯原、刘淳、郑梓煜、葛秀芝,同时还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家杂志韩晶、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CMAA、雅昌艺术网、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美术报》杂志等媒体嘉宾。

  研讨会议程:

  8月28日上午:

  孙振华:代表学术委员会致辞

  陶咏白:论坛缘起、学术定位及对影像艺术的思考

  专题报告:

  1.殷双喜:《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

  2.杨小彦:《摄影进入中国》

  3.蔡 萌:《纪实与观念:中国当代摄影的交替推进》

  8月28日下午:

  1.王端廷:《一念之间:作为观念艺术的中国当代摄影、影像和数字艺术概述》

  2.朱青生:《反影像》

  3.李笑男:《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创伤表达和语言衍生》

  4.佟玉洁:《自拍:作为自我成像摄影叙事的两个维度》

  5.郑梓煜:《釜底抽薪:中国影像艺术中的“反摄影”实践》

  8月29日上午场:

  1.贾方舟:《米开朗基罗的情诗:耿雪的影像作品》

  2.翟 晶:《权力的谱系:姚清妹与陈滢如的影像艺术》

  3.刘立宏:《传承与突破:摄影专业教学的三个阶段》

  8月29日下午场:

  1. 冯原:《合影与影序——影像世界的视觉社会学》

  2.葛秀芝:《敏感的身体:西方女性艺术摄影研究》

  8月30日:评选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三十件影像艺术作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