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高振宇的泥洹与孙龙本的诗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文化传承 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mda

“文化传承 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高振宇、孙龙本双人展现场

  2017年8月23日,“文化传承 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高振宇、孙龙本双人展在中国美术馆4号厅开幕,此次展览艺术家高振宇、孙龙本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了自己对雕塑这一传统媒介的的探索和观点,其中,高振宇的展览主题是“泥洹”,孙龙本的展览主题是“诗问”。

艺术家高振宇

  高振宇,196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陶瓷世家。1982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先生学习紫砂壶传统工艺。198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90年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工业工艺设计系陶瓷专业研究生院,199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创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室并筑窑于北京。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客座教授。

高振宇“泥洹”展区现场

展览名为‘泥洹’,取其涅盘之意,也彰显了作品传递给人的一种共鸣

泥洹柴烧花器系列

  高振宇说:“展览名为‘泥洹’,取其涅盘之意,也彰显了作品传递给人的一种共鸣:泥土语言自身的充分表达与自由意志才是更大意义上的重生。这些花器记录了一个个生命在当下的瞬间凝固。虽然是静态伫立,但时空像是被某种力量延伸了,更多意义蕴含其中——有关于过去的记述,更有可以展望的未来。”

泥洹柴烧花器系列

《泥洹石核系列花器之一》紫砂混合泥

泥洹柴烧花器系列

  高振宇在泥料里拼配了他十分熟悉的紫砂泥,富有人文温度的传统工艺继承于文化血脉,通过手作微妙地流淌延续;古今中外艺术元素在经过锤炼后被提取升华——器物外形直观的旋转块面富含张力,通过曲直变化的线条引导出韵律感十足的节奏……它们实际上早已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生长,汇聚成一股独特的“气韵”,与艺术家自我表达的灵魂相互呼应。

太古遗韵——印纹茶壶系列

  与许多中国当代陶艺家只关注自我表达,刻意疏离受众以显示其独立性相比,高振宇选择了一个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作领域。随着那些块面有力、线条呼吸感十足的作品被展示出来,传统花器的完美范式受到了剧烈冲击:它们打破了人们记忆中的瓶、觚、盘、钵……仿佛是一个从天而降、独立生长的陶瓷物种:与花相容无牵强之嫌,独自陈列无突兀之感。这不单单是器物形态上的变化,还包含了艺术家对于陶瓷历史的钻研以及在行为学介入后的观念提升。高振宇认为:陶瓷艺术是关于泥与火的艺术。那么首先就应该尊重材料,并启发它的本性,不作驯服之势,与其平等对话,使特征自然流露。

太古遗韵——印纹茶壶系列

  作品如砂,如泥,如这土地上生长出的一切自然之器,不仅承载着视觉的记忆,也开启了某种艺术方式的生活之旅。这些终将流传于世间的陶艺作品,蕴含着思索和变化的生机,它们出自于熊熊窑火,更出自于艺术家的高度思辨,是其自身精神的延伸和物化,透过它们,也可以窥见高振宇作为一个成熟当代陶艺家其自然气质的流露。

孙龙本“诗问”展区现场

艺术家孙龙本

  孙龙本,1995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助教进修班。2006年毕业于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圣彼得堡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业美术学院(穆西纳工艺美术学院),获造型装饰与建筑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雕塑家、中国雕塑院招生教务办公室主任。

孙龙本的雕塑善于驾御整个作品的“态势”

孙龙本“诗问”展览现场

  孙龙本主要从事雕塑创作和环境雕塑理论研究工作,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其近年来以青铜为主要媒介创作的雕塑,以及部分水墨画稿。在孙龙本的作品中,他善于驾御整个作品的“态势”。比如在《溪山清远》、《寻幽》、《月出皎兮》等以中国传统元素为题的作品中,孙龙本在态势的大趋向构成中设计其细节,使整个形态丰满生动,由此生成作品的视觉趋势。孙龙本在作品中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道具穿插之间而形成相互联动,彼此呼应的图像信息,使得整个“构图”具有表达主题意义的向心力。

孙龙本《溪山清远》98x38x27cm 青铜 2016年 

孙龙本《内-外》  81x27x55cm 青铜 2016年 

孙龙本“诗问”展览现场

  孙龙本说:“中国艺术重写意,尚内美,追求澄怀味象的悟道途径,强调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合一的修养方式。就艺术创作而言,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与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必然会受到本民族文化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同样不可能在脱离资深文化背景与个人生存状态的状态下进行雕塑创作。在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不仅表达着对‘形与意’的理解,也表明社会现实并没有把自己庸俗化,虽早过了不惑之年,仍能听到心底最本真的声音。我通过雕塑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认识,雕塑是我耕耘中最美好的收获。”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孙龙本《香远》 58x33x53cm 青铜 2016年 

 孙龙本《藕花深处》32x65x117cm 青铜 2016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