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吕佩尔茨到清华谈绘画 大型个展27日拉开帷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对话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3月26日,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吕佩尔茨来到清华大学,

吕佩尔茨

对话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3月26日,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吕佩尔茨来到清华大学,“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即将于3月27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开幕前夕,一场以“对话·吕佩尔茨”为主题的讲座主题活动吸引了上百位清华师生。

吕佩尔茨

吕佩尔茨讲述自己的艺术态度和对绘画的看法

  短短20分钟的演讲,吕佩尔茨谈到了自己的艺术态度和他对绘画的看法。他认为,绘画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无法代替不了绘画的重要性,就像是摄影无法取代绘画。绘画自古以来就是用画笔在画布上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虽然是一门很久远的技艺,但是多少年来却不断的吸引了无数艺术家来绘画,从绘画中获得新的经验。而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永远都是亲自完成,他完全不喜欢艺术家提供一个想法和设计图纸,作品由别人完成的创作方式。

吕佩尔茨

《没有女人的男人,帕西法尔》 200x300 布面油画 1994

吕佩尔茨

《奥菲鲁斯》 260x285 布面油画 2004

吕佩尔茨

《泰坦》 253x59x196 青铜雕塑 1986

吕佩尔茨

《城市音乐手》 270x150x430 青铜雕塑 2014

  谈到自己的绘画经验时,吕佩尔茨坦言:“绘画是一件让人烦恼、头疼的事情,我很难想象会有艺术家在绘画中是一直很快乐的。”所以作为艺术家这个职业在他看来是很乏味的,绘画对于他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痛苦的,当然也有瞬间的快乐,就像是展览的时候,就会让他感受到快乐。就如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他来到中国举办展览,也是艺术人生中简短的快乐时光。

  如今已经76岁的吕佩尔茨说自己还能再画20年,这20年里会有很多好的艺术和艺术家同台。

吕佩尔茨

  在吕佩尔茨的发言之后,“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策展人、原德国联邦美术馆馆长文策尔·雅克布与吕佩尔茨展开了简短的对话。对话结束之后,吕佩尔茨还在现场为观众即兴表演钢琴一曲。

  据了解,此次吕佩尔茨的展览参展作品共计104件,包括88件架上绘画和16件雕塑作品,涵盖了艺术家自1968年至今各阶段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造型语言独特,主题思想深遂,风格形态多样。观看此次展览,犹如打开了上世纪60年代至今西方当代艺术的一幅历史画卷,可谓是西方当代艺术错综复杂演变的一个缩影。

吕佩尔茨

吕佩尔茨 《田园风光·二》 275x201cm  布面油画 1969

吕佩尔茨

吕佩尔茨 《头盔·二》 235x190cm  布面油画 1970

  作为“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吕佩尔茨的艺术道路既有明显的个人标记,又不拘一格地不断发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历程中,他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风格变化期。20世纪60年代他以个性鲜明的“酒神赞歌”系列震撼艺术界,中经70年代“主题绘画”期,创造了大量军帽、钢盔、铲子等“德国主题”的画面,再到80年代的偏向神话、历史及仿古典大师系列,直至90年代关注绘画形式效果的“图像序列”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1世纪以降,吕佩尔茨努力将寓言与哲学相融,形成了他的晚期风格,尤其是2010年代创作的“阿卡迪亚”系列,充溢着对人类过往历史和遥远未来的想象。“阿卡迪亚”是一种艺术想象的乌托邦,这一系列的风格一直延续至近年来创作的“鲁尔区”、“裸背”等系列中,艺术家以丰富多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世界的“阿卡迪亚”。

吕佩尔茨

吕佩尔茨 《淋浴间》 173x82  纸本油画 1982

吕佩尔茨

吕佩尔茨《阿卡迪亚》 120x220 综合材料 2011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认为,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展现了吕佩尔茨艺术风格和观念的变化轨迹,反映出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爱与理解,揭示了艺术家对社会的强烈现实关怀。尼采说过,酒神的特征乃是“醉”和“狂喜”,酒神冲动是“泰坦的”和“蛮夷的”,这与新表现主义的艺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阿卡迪亚”在西方语境中多意指未经现代文明濡染的诗意田园生活。文艺复兴以来,许多艺术家和诗人以不同的方式和想象建构出各自的“阿卡迪亚”,最著名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吕佩尔茨一方面承续了西方艺术史的这一传统,另一方面又赋予这一古老的主题以新意。吕佩尔茨的“阿卡迪亚”,既有对远古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眷念,又有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的发展,展现了吕佩尔茨不断升华的情感积蓄与乌托邦想象。在一个日益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当代社会里,在一个工具理性和短期目标盛行的当代文化中,维系并激发人们对未来社会憧憬的“阿卡迪亚”式的乌托邦想象,对艺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