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李珊个展“复|兴”开幕 重现七十年代的北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艺术家余友涵、艺术家李珊  2月25日下午,李珊个展“复|兴”在上海东画廊开

艺术家余友涵、艺术家李珊

  2月25日下午,李珊个展“复|兴”在上海东画廊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李珊近期及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创作,其中许多作品在过去颇为罕见或不曾展出。这些作品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创作时间而成列:早期的作品集中展示在东画廊进门的第一个房间,而近期作品则分布于穿越门后的第二个房间以及其他位置。这些尺幅较小的纸上油画作品多为风景写生或静物写生,从中不难发现李珊所掌握的创作母题始终是树木、花卉与景观,其所关注的重心永远在日常生活中。

李珊个展“复|兴” 展览现场(图片由东画廊提供)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创作中,李珊将目光聚焦在北京的庭院、宝塔、街道、公路及其他建筑表现的题材上。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将眼前这些风格不受束缚的作品与当时的政治背景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这批作品恰恰是在一种压抑且极度缺乏外界文化交流的社会环境之中产生的。作为当时的地下团体——无名画会中最年轻的一个成员,李珊与画会的其他成员经常聚集在玉渊潭、钓鱼台,或紫竹院、香山等公园内写生。

  对此,李珊笑谈:“难得一个学生跟着一群社会青年混,要不是张伟把我带进来,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而促成这种可能性的人物,其实是李珊的表姐谢亚丽。谢亚丽是北京去西双版纳农场的知青,那年她临回云南前,将还在上高中的表妹李珊引荐给了无名画会的重要成员张伟。从此,李珊跟着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进行以北京的风景为题材的创作。

 颐和园雪后-2 (颐和园公园),、 李珊, 2015.11. 纸上油画, 22 x 30 cm

丁香 (玉渊潭公园) , 李珊, 1970s.  纸板油画, 13.5 x 26 cm

北大湖山顶 (北大湖滑雪场), 李珊, 2013.11. 纸板油画, 22.5 x 30 cm

露台 (法国坎佩尔), 李珊, 2015.10.  纸上油画, 20.5 x 29 cm

  这样一种违背当时主流创作、具有反叛精神的行为在那时候的李珊眼中是“很过分的”,但与此同时她也享受“一群人做一件事”的感觉。李珊回忆道,那段时间大家会把完成的画作集中展示在福绥境大楼的张伟家,他们用钉子把几十张作品钉在墙壁上,让参观者进行交流评论。 无名画会成员马可鲁也曾在回忆录中提及李珊:“七四年我们在张伟家的地下展览,她的一幅油画肖像“佳佳”堪称先锋派,而她晚些的一幅“荷花”几乎是她的自画像。”

  更加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在那样一个文化饥渴的时期,李珊几乎是在以非学院化且非正式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受到过美术专业的教育,也几乎没有画册可阅读,从一开始跟着表姐在公园里写生,到加入无名画会,她完全在运用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创作,并把每一张绘画都看成是一次练习。其实李珊反而庆幸自己没有沦为教育生产线下的复制品,她说:“学校不要我,其实是件好事情。因为画画是个特别自我的事情。”

五塔寺, 李珊, 1979. 纸板油画, 36.5 x 26 cm

紫花 (法国布列塔尼),  李珊, 2015.10. 纸上油画, 30 x 21.5 cm

小院, 李珊, 1970s. Oil on paper ,25.5 x 18.5 cm

渔村 (法国布列塔尼), 李珊, 2015.10. 纸上油画, 30 x 23 cm

  李珊天生具有对色彩的把控力。艺术家余友涵在“复|兴”的个展现场评价李珊的画作:“颜色非常沉静”。马克鲁也曾提到:“我为她画中色彩的优雅、沉着饱满而暗暗惊讶。她对绘画的色彩的和谐有着特殊的感受力。我喜欢她画中的灰颜色,无论褐色赭色、蓝色、绿色、她总能使之去掉火气、又不失饱满。”李珊认为女人对颜色天生比男人敏感。她所选取的颜色不拘泥于追求真实,而是凭借着自己对色彩的理解进行创作。她说:“有时候颜色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我需要这种颜色。”

  李珊的作品贯穿着这种对色彩的理解。新作相较于七十年代的写生在色彩上更加明快鲜亮,然而都保留着其娴熟入微的独特笔触。与时俱进的是,李珊有意识地使用起一种更为观念的方法——与多数在此阶段的知名艺术家一样——对历史题材的绘画有着敏捷而成熟的意识。

  李珊说,自己是一个很洒脱并且很简单的人,她能把内心的感动通过绘画直接表达出来,也希望能在画里把热情传达出来。这份随性不仅表现在色彩层面和题材选择上,也表现在画作的精神层面上。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30号。

  (本文作品图、现场图由东画廊提供)






 
关键词: 李珊 东画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