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佛霓裳”韩佳茜个展亮相青州 石窟造像残缺美感的重新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贾可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微艺空间”展厅入口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8月13日,“

“微艺空间”展厅入口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8月13日,“佛霓裳”韩佳茜个展正式在位于山东青州的微艺空间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王跃江担任出品人,黄华三担任策展人,展出了青年艺术家韩佳茜的30余件佛教题材的综合材料作品。

出品人王跃江、艺术家韩佳茜、策展人黄华三和青州画廊协会副会长冯杰

展览现场

作品细节

  在微艺空间举行的个展,是青年艺术家韩佳茜的首个个展,作品都是她在近两年所创作的。在首次个展的现场韩佳茜向画廊、藏家和媒体介绍了自己的系列作品:“我自幼对家乡的响堂山石窟有着特殊的感情,石窟中的各式各样的佛像,让我对这些石雕的创作者产生敬仰之情。在2014年,我萌发了创作佛教造像题材系列作品的想法。在人民大学求学期间的导师黄华三教授的帮助下,最终选用了贴箔与手绘结合的技法,结合佛造像的造型塑造出了我个人特色的系列作品。”

  “佛像的残缺与斑驳,静态与动态,深沉与灵动,通俗与深邃这些都是我要表达的,通过佛像的创作也是对于观照自我内心深处的绝佳方式。我想,千百年以来无论是从皇家贵族还是到普通人民大众,佛像的供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佛像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心的修炼将会贯穿我今后的艺术道路,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修行。”

艺术家韩佳茜

  韩佳茜1990年生于河北邯郸,2014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黄华三教授。本次展览展出的她关于佛造像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30件,是其在校期间思考和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作为她求学期间的导师,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先生说:“从我的角度来看,韩佳茜首先是一个努力刻苦的青年艺术家,两年间能创作出五六十幅带有显著个人风格的作品很不容易。作品中能明显看出借鉴了古代佛像造像的造型,表现方法是极具个人探索风格的综合材料创作方法。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代表了国内青年中国画艺术家探索的现状——不再被毛笔、宣纸、墨和颜料等元素所禁锢。在年轻人眼里,中国画是一个很宽大的概念。”

作品细节

  韩佳茜将佛造像那来自远古的威严,异域的神秘以及东方的微笑重新解读,加入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呈现出经过时间打磨后佛像的残破与斑驳。她家住在响堂山脚下,响堂山有一座北齐时期的石窟群,石窟精美但被破坏很严重,佛像大多没有头部。没有头的佛像让她产生了对毁坏者的痛恨,所以作品中的佛像呈现出的不仅是残缺的美感,同时也是对佛像毁坏者的谴责。

韩佳茜个展策展人、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黄华三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展览策展人黄华三先生也对佛教造像题材做出了解读:“很多了解中国艺术史艺术家都明白,中国古代绘画中最优秀的东西,不是只存在于纸本、绢本之上。石窟和寺院壁画为代表的传统佛教艺术,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髓。韩佳茜借鉴的佛教造像造型,借鉴了综合材料和工笔画的技巧,完成的绢本创作,在同龄人中做到了思路上的超前。”

作品细节

  佛像历经风霜千百年,在韩佳茜看来,佛像表面的腐蚀正是岁月的斑驳的证明,残缺也是斑驳的一部分,至于对佛像的破坏早已成为历史,重要的是学佛之人修炼的内在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仍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观照自己的内心,寻一片净土,追逐精神世界的理想国。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顾生蓉博士撰文中所说:“韩佳茜的佛像令人一见而心动,与其说是材质上的突出,不如说是因为她营造的超脱而出、绝世独立的特有语言效果。特殊之一在于她的绘画材质的选择:绢帛、贴金;更在于她的浓墨重彩,却又厚重如雕像般在一切虚幻到不着一墨的背景中或卓然而立、或赫然自在,超脱于尘世烟火。有佛出世于娑婆,则大千世界与我何干。”

 

展览现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