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将美术馆公教常态化 A4美术馆首场学术论坛以国际交流与在地研发为线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璞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论坛开幕前,由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致词  2016年8月6日下午2点,由麓湖&bull

论坛开幕前,由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致词

  2016年8月6日下午2点,由麓湖•A4美术馆主办,Bloom绽策划的“艺术介入与社会化实践”系列论坛2——社会行动的“根-径—络”在成都·天府新区麓湖艺展中心麓湖•A4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作为麓湖•A4美术馆首场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美术馆邀请到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建筑与艺术评论、策划人、建筑实验者王家浩带来“根与路径:台湾城乡流动中的地方认同与社会链结”和“从网络到英特西铁城——重读《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两场主题讲座。

康旻杰以“根与路径:台湾城乡流动中的地方认同与社会链结”展开讲座

  今年正逢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建立40周年,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就城乡结合问题,以城乡所的视角对城市营造展开讨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过去强调的地方认同,也在不同的时空脉络与情境中,面临新的挑战与反省。康旻杰教授在实践过程中思索台湾的城乡流动现象与原住民社区的困境,重新探索越过边界的可能,以建立更包容与进步的实践视野。涵盖台湾在地的洲美与社子岛,窟,蟾蜍山,宝藏岩,四大成功自体再生的都市案例见证了台湾政治,社会与空间转型中,最关键的民间力量。

王家浩“从网络到英特西铁城——重读《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讲座现场

  王家浩通过回溯现场的非线性叙述,《重写,或现场》审视了1999年至2008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建筑与当代艺术的脉络,以及互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城市发展的迭代与网络社会的崛起,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映射关系被推入了一个更为复杂交织的物质性情境。“当代”,是“超脱历史地去承认历史”,王家浩老师借助历史案例的比照,理论性地提出英特西铁城的构想,把握全球流通的“现场”中的“在地”,从建造的可能性条件的历史涡旋中,释放出新的时空组织方案以投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圆桌讨论现场

  次日,“艺术介入与社会化实践”系列论坛圆桌讨论开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发展基金会建设部主任、台湾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OURs、宝藏岩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林芳正,原典创思+经典工程负责人、台湾景观学会荣誉理事长刘柏宏,就艺术社会实践主题,以项目人和设计者的角度,对于两岸的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讲解。人类学家张原针对两位的演讲,从更加人性的角度表达了他对公共项目的思考。在下午的圆桌讨论中,张原,康旻杰以及建筑师徐浪、林宜萱就乡土中国、实践、地方性等关键词展开了激烈讨论。

《艺术界》杂志资深主编宋轶主持论坛

  作为麓湖•A4美术馆首场学术论坛系列讲座,展览学术部策展人李杰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去年我们就做了一场在地运动的论坛,其实和这个有暗合的关系。当时邀请了陈界仁和谢英俊来分析他们的项目,我们比较关注整个美术馆在在地实践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它能推动各种跨领域的艺术家、研究者、建筑师做什么项目?这也是这几年A4一直主动在做的项目。新馆成立后空间变大了,有了更多的平行空间,我们希望把项目做的更加聚焦。国际性交流和在地研发的项目可能会成为两个主要的线索,学术报告厅新落成,因此希望首场讲座能够鲜明地体现出在地研究的方向。”对于论坛邀请的嘉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的“根与路径:台湾城乡流动中的地方认同与社会链结”以及建筑与艺术评论、策划人、建筑实验者王家浩带来的“从网络到英特西铁城——重读《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李杰表示“就目前来看,台湾有一些非常好的在地的基础,所以我们请台湾和大陆的学者进行了一次对话,也把各种不同专业纳入到一起。也希望这种论坛能够在西南地区美术馆教育或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中常态化,可以与大学教育或图书馆教育平行或互补,也可能在未来深发更多的合作,借由论坛的思考继续推进,所以不论对外还是对内,这都是一个对我们有很大价值的论坛。”

现场嘉宾合影

“城市创想教育论坛”将于月底举办

  对于美术馆接下来的活动安排,李杰表示月底将举行“城市创想教育论坛”,10月将迎来“美术馆馆长论坛”。“我们邀请了国际上很多重量级的美术馆的馆长和负责人来一起讨论,另一部分是泛教育的版块,包括学校教育、自然教育、网络教育,在艺术教育的创新的版块会邀请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发起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把美术馆的教育拓宽,它会是一个连接美术馆、社区、公众和教育工作者的整合性的平台。美术馆馆长论坛将会比较务实地讨论美术馆到底要怎样去讨论公共的关系,讨论美术馆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从业者的心态以及美术馆展馆空间的合理利用,如何有效利用空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如何产生系统性的公共教育或专业展览的研发?而不是以策展或项目为思路的交流的呈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