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虚拟车间——互动媒体艺术展”雕塑艺术与新技术的创新性结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璞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6年6月20日下午4点,由重庆高科集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妙果数码共同主办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6年6月20日下午4点,由重庆高科集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妙果数码共同主办的,“虚拟车间——互动媒体艺术展”在重庆两江新区海王星创意岛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的作品,突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作品,而是结合了当下最新潮的VR、AR技术,在增加了观众与作品互动性的同时,也体现除了雕塑艺术在未来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VR、AR技术的介入,使观众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反思。

 技术总监季平开幕式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开幕式致辞

  当下,雕塑艺术的核心经过了技术、形式、观念的演变,雕塑的装置化和观念化的趋势已经不新鲜。以往艺术家们一直在体现雕塑作品观念的物质化,而如今,新的技术手段,VR、AR等一些新的技术和雕塑艺术结合后,对雕塑艺术原有的观念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对雕塑的概念也会有一个重新的认知,你可以在一个空间里看不到任何物质实体,但可以看到或感知到知识意义的雕塑。此次受邀参展的这批艺术家展现了一系列技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作品,他们是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9位师生群体、职业艺术家,展览将展出他们的11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出了雕塑艺术与VR、AR等新技术的结合。艺术家们利用VR眼镜、GPS导航、互动机械作为媒介,运用脑电波技术、眼动技术、智能感应技术等,引导观众与作品互动,甚至让观众参与到完成作品的创作。

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梦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势必会介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艺术也同样如此,新科技与艺术结合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艺术过度依赖技术,对艺术本身的发展具有破坏性,如果只是无畏的将各种技术介入到艺术中,而削弱了艺术本身所表达的内涵和深意,则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在作品创作以及实现过程中,既使用了新技术,又对新技术保持着时刻的警惕,试探着新技术的实现能力,又揭示着由技术革新引发的人和社会危机。观众在与作品互动时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在技术的使用上保持了最为严苛的节制,在观念和思想启发上保持了最为干净的逻辑。他们希望通过诙谐的方式把艺术带向深刻,承载着哲思,启示着超越。艺术家利用VR眼镜、GPS导航、互动机械作为媒介,提醒参与到作品中戴着VR眼镜的观众意识到它的危险,试探它的危险,对话自己的身体和生理本能。

艺术家及嘉宾合影

    使用全新技术的艺术家正在得到技术公司的支持。妙果数码是一家位于上海的创意、设计与科技公司,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和艺术院校之间的合作。这次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合作便是其艺术与科技跨界合作计划之一。

   据悉,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016年7月5日。

  部分作品展示:

张超 丁凤莲 《墙》 尺度可变 

  艺术家张超和其母亲丁凤莲共同完成的作品《墙》,采用了GPS技术,将艺术家张超的行动路线用激光投射在铁墙上,其母亲则根据激光点移动的位置用电动磨机实时追踪,并打磨出一条表现行动轨迹的线,铁墙的另一面是张超实时位移的视频。由于艺术家与其母亲难得一见,甚至不知道儿子做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条看似平常的线,却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关爱、感情等,这样单一的线条变得十分厚重。

张增增 《无形之形》尺度可变 

  《无形之形》这个作品完全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通过展厅的ipad屏幕,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眼前的大厅中有一个几乎撑满上下空间的大铁球,而现实中是没有的。此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安装特殊软件,通过纸媒或网络传播,让足不出户的人在家里也可以看到这件作品。通过这个作品艺术家抛出了很多问题,什么是雕塑?雕塑可不可以这样?雕塑不可触摸但仍占据着空间。

焦兴涛 《奇迹》尺度可变

  《奇迹》这个作品是艺术家焦兴涛所作,是四个装置作品,所组成的材料几乎来源于发动机零件,装置的内容分别是旗杆、世贸双子大楼、烟囱、路边小车,作品运用了脑电波技术,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作品通过投影后所呈现的效果通过脑电波注意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建立直观而奇妙的联系。

唐勇 《平衡》340x340x330cm

  《平衡》是艺术家唐勇的作品,它主要运用了体感技术与作品进行结合,观众在参与互动中由于所占位置的原因,会看到投影效果中树下的这个方形平台会出现失衡的效果,甚至坍塌,给观众心理上带来强烈的不安和危机感。艺术家通过这种失衡效果,体现自然生态现在所处的危机,同时呼吁大众控制欲念,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维护人与生态的和谐和平衡。

胡晓林 《A-N之间》 40x50cm

  

 张增增 《造物》200x40x40cm 

  李娜 《平衡木》230x200x140cm 

  李娜 《啪》200x130cm

张翔 《几何》尺度可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