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饶松青个展在進行時空間开幕 “再见,桃花源”呈现和谐的生命诉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耀杰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艺术家 饶松青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20日下午3时,“再见,桃花源&rdqu

艺术家 饶松青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20日下午3时,“再见,桃花源”饶松青个展在進行時空間,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数件《再见,桃花源》系列作品和两件《遗忘的空间》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自2010年之后,艺术家饶松青一直在创作《再见,桃花源》这批系列作品。在纷杂的景物中,他善于观察,把捕捉到的细节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将东方内敛、含蓄的文化特点结合对现实的思考融入到西方印象派点彩的创作技法当中,从作品的语境里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于东方文化有着一种难以消磨掉的情结。在这种中西方的创作对话里,作品呈现出平和沉静的气质,层次感的画面中流露出诗歌般的人文气息。这全部得益于饶松青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思考与自我内心的勤谨检视,但这种关照并非理性思考之下的产物、亦不是刻意摆出的一副文化姿态,而是源自内心的动融、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的梳理状态。由此,作品里所散发出来的温度反倒无需再用那些学术理论去为之附加。

饶松青《再见,桃花源》 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饶松青 《再见,桃花源》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在“艺术观念”泛滥以及过于依赖科技手段为主旨创作思路的当下,似乎每个人都想迅速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就必然会造成“不想当裁缝的司机不是好艺术家”这种荒诞的境遇,艺术的本质变得不再可爱,创作方式哗众取宠,艺术精神也由此逐渐显现出退化的趋势。这种艺术思潮兴起至今似乎却从未在饶松青的创作方式里泛起波澜,他一直走在探寻的路上,不懈地坚守着自己对艺术的原则,通过对客观事物及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主观上的思考,看似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但其实已经抽离出了现实。从早期的《众生》、《一个人的风景》、《岸》等几个系列作品到如今的《再见,桃花源》,虽然作品风格有着较大的改变,但饶松青依旧注重视觉体验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始终将其作为创作的首要。

饶松青 《再见,桃花源》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饶松青 《再见,桃花源》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关于创作,艺术家饶松青在谈到时表示:我始终在坚持“双线并行”的艺术创作思想,这两种风格在视觉上的冲突很大,但却拥有统一的脉络,两条线索形成各自的语言方式,最终表达的是共同的主题。早期的作品基调晦暗,作品中流露出苦闷、焦虑、孤独的生命形态,它呈现了个体生命在一个价值多变、命途多舛的时代,内心的惶恐与不适。作品中的孤独感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孤独,还有对未知的好奇与无助,对命运无可把握的茫然无措,这是一种体验“存在”本质的“孤独”。近期的风景作品,时而灿烂,时而凄冷,同时兼备东方的线条和西方的点彩。作品强烈呈现出属于东方艺术家的美学根源与向往,这是陶渊明式的东方文人情结,也是一种在矛盾中求证自我内心和谐的生命诉求。

饶松青《遗忘的空间》 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饶松青《遗忘的空间》 布面油画 160 x 130 cm 2015

  绘画,对于艺术家饶松青而言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文化方式的延伸,以及对于人类生存体验的深度挖掘之后的思考呈现。面对当下社会精神层面的日趋匮乏,怎样建立一个与时代相适应且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有限的绘画语言本体里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或许也是艺术家饶松青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6月15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