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两位大师擦出的火花——“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格哈德•里希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熊晓翊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由北京人文艺术中心主办并策划的展览《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一亚历山大•克鲁格“

  由北京人文艺术中心主办并策划的展览《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一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格哈德•里希特》2016年5月14日在北京开展。参展的两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和亚历山大•克鲁格均是德国艺术与文化领域的国宝级大师。此次展览以文学加艺术的形式,立体呈现两人之间的情谊、对话与较量,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同时展览也为外界近距离认识两位大师,提供了独特 而新鲜的视角。

  格哈德•里希特与亚历山大•克鲁格同年同月出生(均是1932年2月生人),生日就相差五天。两 人属猴,今年是他们的本命年。两人活跃在各自的领域,用不同的媒介进行创作一里希特通过绘画、克鲁格通过电影和文字一同时他们又都是德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同是时代的“探测器”。

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左)与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右)

  本次展览的主要作品,包括65幅照片和55段文字,来源于两人在2010年及2013年分别合作的两本书《十二月》及《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这两本书是两人思想及艺术观点的浓缩,包含了他们对于寒冷、时间、自然、历史、艺术、生活等方面的观察和体会。在这两本书中,两人尝试用 “图” “文”进行蒙太奇式的交流。“图”是里希特所拍摄的照片,“文”是克鲁格撰写的短故事。“图”和“文”相互穿插,若即若离。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彼此潜心交流碰撞,又给人以 余外的联想,正好形成“惬意”的美学分歧。北京人文艺术中心的地下展览空间,幻化成一片迷雾森林,观众在图片和文字构建起来的情节中行走、阅读、观看、聆听、联想……成为两人中的 “第三人”,体会那份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Clauss)发言

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发言

北京人文艺术中心馆长崔峤发言

理想国品牌创始人刘瑞琳发言

  此外,现场还包括克鲁格专为本次展览制作的影像、策展方对克鲁格的独家专访、克鲁格与里希特 的影像交谈、以及艺术史学家本杰明,布赫洛和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对艺术家的访问片段。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这是两位艺术家对各自坚持的艺术思想孜孜探求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思考, 但讯息的解读需要观众依靠想象力和感受力去完成。里希特拒绝用文字注释图片,或加入明确的指示,他认为观众不应被操纵。克鲁格也回应说,“具体的图像总是指向图像之外”,真实的讯息往往存在于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之间。这也是这个展览希望观众能感受到的。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北京人文艺术中心“大师”系列的第一个展览。策展方希望用跨界的方式及独特的视角, 让展览成为全球资源全民共享的其中一个平台,从而去探索一个艺术中心的无限可能。

  与此次展览同期推出的,还有《十二月》及《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两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由北京人文艺术中心与理想国合作出版,并得到了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的翻译资助。

由理想国推出的《十二月》及《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另外,这次展览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展览期间,北京人文艺术中心还将 与其核心合作伙伴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理想国及其他艺术文化机构紧密合作,进行 游击展览、讲座、电影接力放映及工作坊等相关活动。

  展览在北京人文艺术中心展出后,也将与中国内地其他城市,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优秀文化、展 览机构及艺术空间合作,以巡展的方式去到更多地方。

  关于两位艺术家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2月9日生于东德德累斯顿,1961年从东德到达西德定居。里希特是德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亦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尚健 在的最受尊敬及最昂贵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风格和 题材多变,从具象画到抽象画,架上绘画到装置都有涉及。“照片绘画”系列是其极具标志性的代表作。他用绘画的方式创作照片,并认为瞬间抓拍的 “业余照”比强调构图的“艺术照”更具有生命力, 让人直达事物本质。他同时将画作模糊处理,在消除绘画性的同时为图像带来普遍性和永恒性。里希特的作品曾于1995年及2008年在中国展出过。他的创作也影响了中国的一批当代艺术家。

  亚历山大,克鲁格:1932年2月14日生于西德哈尔伯施塔特,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旗手,亦被 认为是德国二十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克鲁格1966年处女作长片《昨日女孩》为德国在 威尼斯电影节赢得了二十多年不遇的银狮奖,之 后又凭《杂技艺术家:一筹莫展》赢得金狮奖。 他在许多影片里,身兼导演、制片、解说、编剧 等职。散文电影、蒙太奇拼贴是他的标志风格。

  除了电影以外,克鲁格创立的公司dctp也长期为德国不同电视台制作艺术杂志类节目。克鲁格对自己的定位是“作家”,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字都只是他的创作手段。他得过德国几乎所有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毕希纳文学奖。克鲁格的长篇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马克思一爱森斯坦一资本论》2012年在中国放映并引发各领域学者深度讨论。

  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左) 与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右) 摄影:Hans-Ulrich Obris

  关于合作缘起

  2009年的12月,克鲁格和里希特两家人在瑞士希尔斯玛利亚山上的一个小旅馆相识。圣诞前夕,二人决定以“寒冷”为主题共同创作一本书。两人分工明确,里希特负责提供照片一12月里每天拍摄一张雪景,克鲁格则从照片中获得灵感,并运用想象力完成文字故事。于是2010年,《十二月》诞生了。之后两人不时会有这样的“图文”交流,克鲁格曾为里希 特展览里的画作配上短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送绐他。2013年两人再次合作推出第二本书《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并沿袭了从前图文交流的合作方式。这两本书是二人跨越多年的艺术 性友谊之作,是小百科全书或是寓言集子,贯穿着他们对历史、情感、时间、自然、音乐、生活等方面的思考交流和碰撞。北京人文艺术中心得到两位大师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将两人的平面交流变成立体展览。展览让观众在两人的思想间行走、阅读、观看、聆听、体会,成为两人中的“第三人”,感受那份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沙龙讨论部分节选

沙龙现场从左往右:主持李婕、柯理(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北辰(Artforum中文网资深编辑)

       汪晖:书里面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要抓住的瞬间是什么呢?是原始,半原始的东西,但是原始的和半原始的东西在还没有成熟,没有被消费,没有被消化在这个条件下,它和某一种形式遭遇,这个瞬间某一个时刻意义诞生出来。  

       这个偶然的意思是什么呢?比如在克鲁格的电影《资本论》中,因为马克思所要叙述的历史,其实是人类的或者世界的历史。但是人类和世界的历史不是由我们自己能够叙述的历史。严格的说,我们只不过是在世界历史展开过程当中的某一个东西。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研究的是商品和物,什么是物呢?要把物的解放,也就是说把自然的解放,人的解放人也是物,是劳动力,我们的自然,所有一切都在另外一个逻辑里。克鲁格是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寻求这个解放。

    所以偶然的意义,我觉得在整个看展览或者读作品,特别重要的是对“偶然”的解释。这个“偶然”不是一般意义的,什么事情没有别的原因,不是这样的。偶然的意思在于,每一个事物意义是瞬间生成的,一件事的意义在特定情境关系中会产生意义,比如说伐倒的树,跟城市废墟发生了关联,这个意思不是一个我们对于城市的叙述。也不是我们对于植物的叙述,也不是我们对于两者简单关系的叙述。而是这个事情在那个瞬间本身开始说话,换句话说他要做的是一种叙事,但是是反叙事,不是把对象变成我叙事的对象,我是通过叙事让对象本身变成叙述者。这个时候他变成能动的,物本身变成能动的东西。就跟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里边我们以为是能动的,但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世界进程里面的一个很偶然的存在。

     在这样的一个逻辑下,这个叙述里边改变了很多东西,一个改变我觉得是对时间的改变,因为再也不是遵循着一个简单的逻辑来叙述时间。就好像他和里希特的书两个人的构思,一个是画面,一个是文字。然后两个人出身在差不多的时刻,两个完全不同的轨迹,这两个轨迹在过去没有关系,但是现在以这个形式找到了关系,这个形式本身还会生长出新的关系,因为变成这样的一个展览的时候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关系,甚至他们自己的精力和曾经有过叙述本身,也可能在另外一个情景当中,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意义,所以这个事情本身变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个时间首先是序列,一般叙事都是在时间序列里,但是这个时候时间变化,变得很多的多重视角里,不同时间中有了遭遇,有了片刻,有了偶然,有了这些东西,在这个当中构成了世界的关系。

      杨北辰:我们发现这本书《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德文都是一样,新闻和讯息在这里是同一个词。所以对我来说:新闻并不是对我们这种现实的一种概括,并不跟我们现实有关。而是强调真正的真实和现实应该储存在绘画,储存在小说,储存在艺术里面。所以我们要去了解克鲁格说的新闻,并不是指真正信息化的新闻。

    我们知道克鲁格作为一个电影人,在他比较后期的实践里面,其实做了很多电视的记录,缘于他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所以我觉得这个讯息其实有一点像汪晖老师说的“时刻”的概念,其实他给出的是某种不同意志的,纷繁复杂的不一样的东西相聚,相聚的时刻,我们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发现克鲁格文字和里希特的图像之间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很明确的关联。里希特的图像是日常的,用这本书里很重要的词就是很偶然的图像,但是克鲁格协作是很坚实的。其实文本和图像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偏差,但是那种偏差造成的其实是一种静默。

    观众可能找不到我们这个时代产生的,图像和下面阐释之间产生喧闹或者复杂的回响状态,但是在这本书里面,图像和文本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是静默,你可以说是一种沉默。所以看这两本展览,有一点像看克鲁格的电影,有一种很强的蒙太奇感觉在里面。 

       柯里:《十二月》也比较有趣,因为这本书运用了德国文学里的一个现象,就是任意的故事,这些书有各种,有比较通俗的形式,也有一些高端的形式,大概18世纪,19世纪比较多出现的这么一个东西。它有点像一个迷宫,你可以欣赏这些照片,在迷宫里是很自由的,像飘扬一样,这里面没有一个主观的伦理在里面,没有一个我该怎么做,而更多是从客观的经验中反思。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