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家斗”剧别忘了重塑家庭伦理观 感受血脉相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说最近荧屏流行起了“家斗”热。有媒体总结,在 《宫》《步步惊心》等剧带来的“宫斗”热之后,荧屏开始上演“家斗剧”。从《浪漫向左,婚姻往右》,《夫妻那些事》,到 《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婚巢》,再到即将播出的《抬头见喜》《再回首》等。一时间,婚姻、婆媳、生育、小三、剩女、房奴等话题,成了电视剧的主流。由于很多电视剧紧贴现实,也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从来是荧屏永恒的热点。虽说现在的家庭伦理剧,跟上了现代生活的步伐,如《夫妻那些事》所探讨的“丁克”问题等,把一些时髦的家庭问题引入到电视剧中,但总体看来,在故事结构和立意上,却差别不大,极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家庭伦理剧受众广泛,极易得到各年龄阶段观众的共鸣。媒体把眼下的家庭伦理剧,归为“家斗”剧,显然是有原因的,表明当下“家斗”剧,主要表现的是家庭中的矛盾与斗争。有些“家斗”剧为吸引观众入戏,往往会放大家庭冲突,或把家庭关系处理得错综复杂,“家斗”剧虽然在荧屏上“斗”得热热闹闹,引发的却常常是观众对家庭的负面情绪。这大概是目前“家斗”剧的一个通病。
与韩国的家庭伦理剧比起来,总觉得大陆的“家斗”剧缺少点什么。虽然大陆的“家斗”剧比韩国家庭剧,故事往往更曲折,戏剧冲突也多,但总没有韩国剧看了过瘾。看过韩国家庭剧,人们往往能感受到一种对爱情、亲情和良知的责任,引发的也是一种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陆的大多“家斗”剧显然不具备这种力量。韩国的家庭剧更喜欢在一个温情的氛围中讲述家庭的喜怒哀乐,虽琐碎却充满亲和力。分析起来,韩国的家庭剧的感染力,主要体现在对家庭伦理与道德的尊重上。那些故事中,总是能让我们感到一种父慈子孝、夫妻和睦、长幼有序、真诚宽容、忠孝仁义的儒家情怀。即使有冲突,最终也会以亲情、爱情、或友情的胜出告终。这里既体现独立、自由的精神,也有东方家庭的伦理。
家庭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得极为丰富。儒家是以血缘和生命为中心,展开对人生的思考的,所以家庭自然被看作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在儒家思想中,家庭与家族不仅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也体现为一种道德关怀和宗教情怀。因为只有在家族观中,个人才能被看作是家族血脉的一环,一个人生命即便逝去了,因家族在延续,意味着他的生命仍存在世间。同时,家族观还有助于提升与引领一个人的精神与道德。个人如果只顾及自己,很容易产生“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念头。但有了家族延续观,自然会顾及后代的利益及后人的眼光,对历史和世人的评价多了一些敬畏。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是通过感受这种血脉相传的关怀,来体会个人生命的崇高感和使命感,净化灵魂和慰藉心灵的。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呈现的就是这种理解世界方式。儒家认为,个人只有存在于家族的传统中,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个人的修身从对家庭的关怀开始,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最终实现与家族、国家的共通,完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所以,家庭和家族在传统国人的观念中,是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神圣处所。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个松散的个体,如果没有家族通过血缘、长幼、亲情、互助等观点加以联系和规范,民众要独自寻找到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寄托,明显是有难度的。日、韩等国,家族观念保持得很好,但从它们的社会现实看,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进程。
家庭对个人生命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价值,不仅需要现代人重新研究与认知,同样需要我们电视人来理解和表达。当电视剧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文化样式时,它对重塑一个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同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辽沈晚报 叶匡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