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师承中见千百风貌 “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欧宝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开幕现场开幕

“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开幕现场

开幕大合照

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潘鹤(左二)来到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在经历了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珠海古元美术馆、饶平力诚艺术馆三次巡展之后,吴雅琳教授带领她的十几位弟子,又回到展览的出发地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4月15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吴雅琳、张海鹏、蔡丽贤、彭程、卢跃飞、周巍、郑晓雄、翁振伟、苏锦驹、林景、关若宇、朱英元这12位艺术家参展,呈现了师承关系中的各种艺术面貌。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潘鹤,著名雕塑家、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梁明诚,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广州美术学院副书记李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广州雕塑院院长俞畅等嘉宾出席了此次开幕式。

开幕及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在开幕式致辞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在开幕式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雅琳在开幕式上致辞

  “雕塑”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已有百年之久,这一百年以来,雕塑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上,主要是继承了西方的传统,而对中国自身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吴雅琳在十几年前就把目光集中在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和梳理上,并自觉把传统雕塑的文化资源运用到她的创作中;与此同时,她较早、较系统地将传统雕塑相关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之中。

  谈及组织师生展的初衷,吴雅琳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在我退休之前想做展览,但因教学管理工作而顾不上展览事宜,当我退下来后,发现回归自我。那么我在十年前把中国传统雕塑学科写入教学大纲后,研究中国传统,并非为了真正重复古人,而是为了使自己的文化身份更鲜明,能够更准确地对接当代。我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我的学生,那么我们如果把西方与中国传统很好对接呢?这些‘小鱼’如何在海里游泳呢?我想知道。另一方面,我感恩我的老师们给我的营养,反过来我很感恩学生给我健康的、快乐的、向上的、与时俱进的、思维活跃的等等时代精神与启迪,这些都是我很重视的品质。”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蒋剑韬在开幕式致辞

  展览现场作品可见,既有师承关系,亦各有风貌。参加此次展览的另外十几位年轻艺术家,是吴雅琳的“得意门生”,他们当中,既有像卢跃飞、苏锦驹、周巍、林景等,强调雕塑本体,又有像彭程、张海鹏、翁振伟、关若宇、朱英元等强调材料和观念,还有像蔡丽贤、郑晓雄等强调新技术、新手段。虽然每位年轻艺术家都个性鲜明,作品面貌迥异,但是,他们都从中国传统风尚出发,在各自的方向潜心探索。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蒋剑韬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就谈到,“我们雕塑系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当中出了很多名师,我们希望说这样的展览越多越好,一方面我们也弘扬了我们的教学贡献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师生展呈现出一种传承中的变化线索,一种新的生命力在这种变化中得以产生和展现。在我看来,吴雅琳老师的思想很概括,作品风格与时俱进,她用这种活跃的艺术思想,包括对很多事情的敏感度,对于中国传统雕塑的整理、数码雕塑的开拓性教育,带动出她的学生们也勇于探索、与时代对接、个人风格鲜明的特质,师生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广州珠江灯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梁志远在开幕式上致辞

  另外,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承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广州珠江灯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澳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得到广州市鎏明雕塑有限公司、广州市聚响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

  广州珠江灯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梁志远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示,“我个人对雕塑艺术很感兴趣,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雕塑家,而这是一个不断地推广和传播雕塑艺术的展览,所以有机会参与此次雕塑展,我感到非常高兴。另外,我们公司有两个业务板块:一是舞台艺术服务,二是建设文化科技园,为文化艺术搭一个台。所以说,从交流、展示、培训、交易到与市场衔接,我们也在不断培养年代一代艺术工作者,接下来希望能够与广州美术学院有更多合作,来推广我们的中国艺术。艺术市场很大,需要各方面的资源一起推动,我相信中国文化艺术、雕塑艺术会有更好的发展。”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5月4日。

  以下为部分参展作品——

吴雅琳《背景——历史的脚步》 73x74x65cmx4 综合媒体 2015年

吴雅琳《树下养生四相·卧游》 46x33x33cm 黄铜精铸,锻造 2014年

吴雅琳《变脸——西方邂逅东方》 高118x长98x宽75cm 综合媒体

蔡丽贤《泡沫时代》140x100x100cm 铜  2015年

张海鹏《游走的乌托邦》300x240cm 水墨装置,影像 2016年

彭程《新竹林七贤》120x60x60cm

周巍《鼓》75x43x40cm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