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直面冲击——长三角地区当代油画学术提名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黄洁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1月30日下午15时,“直面冲击——长三角地区当代油画学术提名展”开幕,本次展览由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主办,刘海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亚明艺术馆等美术馆协办,共展出上海、安徽、宁波、常州、昆山五个地区32位艺术家的62件参展作品,为观众展现了地域上相近的长三角地区在油画创作方面的探索与成就。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杨国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巫俊,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会长刘继潮,安徽省文史馆原副馆长韦君琳,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陈祥明,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合肥市文联副主席高惠,侯北人美术馆馆长赵宗概,侯北人美术馆副馆长钱雯,宁波美协理事陈林干,及参展的安徽油画家: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程多耀,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杜仲,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高飞,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凯,巢湖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胡是平等艺术家以及高校、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亚明艺术馆馆长陆小和主持。合肥市文联副主席高惠在致辞中肯定了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对推动美术交流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她说道:“这次展出的作品既传承了油画经典的风格追求,又强调油画语言对中国精神的表达,将扎实娴熟的油画基本功与中国文化素材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画家对自然与人文的一种美的追求,我相信通过这次展览会激发出艺术家们更多的灵感与智慧,创作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主持人亚明艺术馆馆长陆小和

合肥市文联副主席高惠致辞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杨国新在致辞中简单回顾了油画进入中国后的发展过程,同时他指出现在油画家们面临的问题,即大家在不断的研究西方经典之后,发现只是在模仿和跟随,而没有表现出具有中国精神的属于中国的油画,但他也强调,正是这一切技法了油画家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他们力图寻找一条中国自己本土语言的油画话语体系,杨秘书长说道:“我认为今天这个展览就是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步,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不断的推动、加强长三角地区的油画家相互之间的联系、学习和交流,让我们共同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油画的繁荣发展而尽己之力。”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杨国新致辞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侯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从油画使命的角度介绍了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的作用,同时他说道:“本次展览展示了各地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也必然存在艺术成就与学术水准的差异,对于各地美术馆而言亦是如此,有的展现了学术成果,有的正处于学术追求的过程中,这个展览将在五地举行巡展,将首展放在合肥,是希望借助亚明艺术馆的学术能量和社会影响,也特别期望得到安徽美术界领导与同仁的指点与支持,推动协作机制内创作研究等学术性工作。”

侯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

    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高飞作为本次安徽地区的参展艺术家代表肯定了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厚度,以及油画本土化的当下需要,同时他指出:“油画在我们的传统关系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想通过这一次长三角区域油画家的合作交流,油画会有一个大面目的彰显。”

 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高飞

    展览由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宣布开幕。

 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

开幕式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合肥首展结束后,将分别在常州、上海、宁波、昆山等地巡展。 

 参展艺术家及活动主办方观展

艺术家们参观展览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杨国新谈展览

    这种城市地区之间的联合展览形式非常好,实际上艺术的发展确实要通过区域间的交流,省与省之间的交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才能不断的扩大我们的视野,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的思维,才能推动艺术的发展。我觉得这个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是精品佳作,可以说这是今年我看到的油画展里水品比较高的一次,这个展览也给安徽的油画家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来促进带有中国元素油画创作的发展,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办展最重要的目的。

陈逸鸣《红尘系列之一朵雨做的云》

    安徽的油画有一支很不错的油画队伍,目前安徽油画需要更好的研究安徽的徽文化传统,同时要不断的深入生活写生创作,在创作中不断的揉进徽文化的元素,使安徽的油画更具徽文化特色,这个是我们将来去引导或者追寻的方向。

    油画在安徽没有国画热闹,我们的油画家们实际上是非常寂寞的,他们不像国画家在走市场,他们就是在家里搞创作,在山里搞创作,但是他们的创作水品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升,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以后美协也会牵头举办这样一些跨省的油画展览活动,为油画家们的作品展示提供平台。

韩培生《高原红》

黄阿忠《秋之一》

参展艺术家讲创作

    高飞:接受中国文化教育这么多年,基本的体会和认识是改变不了的,西方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样式,一个形式,它确实也很能吸引我们的眼睛,但是它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表象的东西不能把许多的含义和意义在作品中传达出来,所以我现在画画重要还是倾向于中国绘画元素的感觉,所以它能表达我对表现对象的理解,中国绘画我们非常喜欢,从小的时候起接受中国教育,看中国绘画就非常喜欢,可以让这些喜欢的东西通过西方的材料和形式传递出来,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不过这种实验对我来讲只是刚开始,我现在比较愁的是时间太少,学校有大量的工作要忙,如果有集中的时间能尝试,我想对自己所想,所期望的绘画样式的展现会更好。

高飞《屏山烟云》

    郭凯:我现在感触越来越多的就是很多年轻人很厉害,比如80后、90后,尤其是有一批80后今年也已经三十岁了,他们的年龄正当年,接受的信息量和时代的开放性对他们来说正好也都赶上了,所以他们有很好的一种思考角度,头脑灵活,无论他是画写实,还是抽象,还是表现等等,风格不重要,关键是他画面呈现出来的那种气息,我觉得我从他们身上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个不是谦虚,我始终觉得画画跟年龄没有关系还有很多年龄很大的人思想很活,画的也很好。人可以老思想不能老,要始终对自己的作品抱着一种挑剔的眼光。我画画其实很痛苦,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实际上每一个局部关系我都经过反复推敲,直到满意,我画画其实很较劲的,所谓放松的状态,跟每个人的习惯有关,我的习惯就是较劲,哪怕画面上哪一个点放的位置不对,我都一定要重新移位。自己的每一张画都觉得还可以画的更加深入,总有一种画不完的情绪。

郭凯《晓春烟雨》

    画皖南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去一趟皖南不容易,我有一个朋友做摄影,去拍了一套照片,我看了以后特别有感触,另外我在安徽生活这么多年,我对皖南有感情,而且皖南徽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我觉得这里画不完,每个人对他有不同的理解,它有山有水,结构变化非常丰富,稍微换一个角度都非常不同。当然我也画其他题材,但画了那么多以后,觉得还是单纯一点就很好,从形式和风格上,这个取材只是给我一个依托,然后在这个依托里寻找绘画的形式和自我的风格感受。 

    程多耀:收到这次提名展的信息时,我很高兴,但时间比较紧迫,没办法重新创作,所以我就挑了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是两三年前我在中央美院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跟中央美院的戴士和院长,还有班里的十几个同学在广西北部湾一个旧船坞里写生的作品,这个船坞现在闲置。我之前画皖南的东西多一些,后来看这里有后工业的感觉,觉得很稀奇。这两幅作品我是想有些叙事性,寻找后工业时代没落的感觉。后来戴士和院长对我的作品也做了一些点评,觉得我画面的调子和语言比较平稳,工写结合。

程多耀《船坞》

    这个地方是当时我们援越抗美的时候秘密运送物资的地方,这个画面是当时边听他叙述边画,就像听故事一样,所以我也希望在画面中加入一点叙事性,看到画就能沉浸在那个时代,那个时期。我的技法是工写结合,我认为绘画的初级阶段是描,描完了之后是画,最后要到写,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了。有时候可能会觉得我的画有一种未完成的感觉,或者觉得画面低沉,实际上我是刻意追求这种效果,在里面加入了一些中国版画的特点。

程多耀《工程》

胡是平《夏》

杜仲《流动的云》

金国明《时差NO.20》

钮毅《屏山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