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2015AArt外围展新单元揭幕:解读“文人的秘密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AArt外围艺术展之“文人的秘密生活”揭幕

  AArt外围艺术展之“文人的秘密生活”于2015年11月30日下午在云·艺术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407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3F)揭幕。

  “文人的秘密生活”是2015 AArt特制的外围展新单元,这是继去年“AArt走出来,走进去”计划的执行,,是艺术走进酒店之后的另一次突破——艺术走进商城,走进云艺术。与AArt同期展出,用接驳车把主展场与外围展连接起来。

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总经理 丁奕辰致辞

AArt 总策展人 韩琼致辞

AArt 艺术总监林扬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陈九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周刚致辞

  这个展场里有文人的案头珍玩、文人的笔墨抒怀、文人的雄心壮志,还有你所闻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人,如何透过对各种事物的广泛涉猎,跨涉悠游于不同领域,当然更多的是聆听当代的艺术家们对文人新状态的或理性或感性的生命表达。

  展览精选了数百件艺术品,涵盖水墨、油画、水彩、玻璃、陶瓷、雕塑、摄影、录像等多元的艺术形态,旨在让艺术走进人群,走进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修养的一部分,并以此实践“艺术与生活的对话”。

  展览既有周刚、杨劲松、马小娟、罗青、肖谷、陈九、金江波、林扬、陈焕祯等名家艺术,亦有耿德法、陈东杰、行武治美、涉谷良治、洪莫愁、潘凯、白闲原、白雨、齐简、涂毓修、庄宗勋等新秀佳作。其中参展艺术家中三分之一来自台湾地区,更为两岸文化交流平添佳话。

  “文人”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影响了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与艺术评价的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传统 “文人”概念来看今天的艺术,不免衍生出许多问题。元代以后的 “文人画”涉及 “诗、书、画、印”四种技术,但是当代艺术的媒材、形式多样,可能是观念、行为、录像或摄影,完全和 “诗、书、画、印”沾不上边,那么它是否就 “不文人”了?今天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国艺术家,其创作的概念与方法直接继承了欧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脉络,他们是否就和 “文人”概念绝缘了?这些问题皆反应出 “文人”的概念范围在当代的困境。

策展人简丽庭

  策展人简丽庭表示,展览以“文人的秘密生活”为主题,旨在提议一个新时代文人生活的范式,使 “文人”概念和当代艺术得以关照,发掘“文人”概念在现今社会中的积极动能。展览分为“文人的案头珍玩”、 “文人的雄心壮志”以及 “文人的笔墨抒怀”三个子题,从名称上符合我们一般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想象,而今天我们尝试对它进行当代的解读,使这些概念可以跨时间、甚至跨文化地有长久生命力。

“文人的秘密生活”展览现场

“文人的秘密生活”展览现场

  文人的案头珍玩

  这个子题涉及文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特别是对于“物”的兴趣。在文人的生活史中,对物的收集和理解是相当重要的,是重要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它不仅是品味、教养与身份的象征,也是文人重要的休闲活动和交谊管道。很多关于物的知识也随之建立起来,比如唐人陆羽写《茶经》和宋人蔡襄写《茶录》,都花了不少篇幅来谈茶具,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谈园林造景,高濂的《遵生八笺》谈养生,也都对物着墨甚深。

行武治美作品

  在此论题下所选作品,也对于物有不同方式的探讨。有些艺术家关心物的媒材性质与造型法则,比如潘凯的不锈钢雕塑,多使用柱状形造型,有些则交织形成镂空的变化;行武治美善用镜面,使作品的造型和镜面反射的影像互相交错;涉谷良治则运用窑铸玻璃辅以金箔,制作出半透明与金属色泽的几何造型;林振龙的作品则善用釉的开片,形成平整与龟裂的对比。

潘凯作品《波动》

2014 Ryoji Shibuya A BLUE VIEW DPI350

  有些艺术家则试图将物和图像传统架起链接,比如郑云一在陶版上,结合书、画、印来描绘具体的图像;陈焕祯的雕塑也回应 “人体”这个西方雕塑传统。

  另外有些艺术家专注于单一对象的描绘,他们刻意将描绘的对象置于画面正中央,使图像趋近肖像或符号,而不考虑传统构图的远近疏密。例如闲原画植物和蔬果、白雨则借石头的造型画成团块;庄宗勋的作品亦有类似的方法,但他画的不是单一个对象,而是微型的场景。

  此外,有时艺术家也将物的兴趣转向讨论创作媒介的本质,比如在齐简的作品中,经常同时呈现未打底的画布、绢印和涂绘后的颜料层三种绘画语汇;涂毓修的作品不拘于特定媒材,经常游走于绘画和雕塑之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