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歌德学院新空间“至所”进驻798 10月29日正式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倩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2015年10月27日,歌德学院(中国)在798艺术区创意广场新空间举办开馆前媒体见面会。德国歌

  2015年10月27日,歌德学院(中国)在798艺术区创意广场新空间举办开馆前媒体见面会。德国歌德学院总院长雷曼先生、歌德学院(中国)院长安德思先生、德国大使馆公使艾睿赋博士共同出席了媒体见面会,三位对歌德学院(中国)798新空间的选址、定位以及未来规划进行具体介绍,并展示歌德学院(中国)的最新多功能空间。

  10月29日晚19:30,名为“至所”的歌德学院(中国)新空间将在798创意空间正式开幕,届时将会推出艺术展览、专家论坛、艺术家工作坊、电影放映、乐队演出等系列艺术活动。

德国歌德学院总院长雷曼

歌德学院(中国)院长安德思

德国大使馆公使艾睿赋博士

  从海淀数码大厦到798艺术区包豪斯建筑空间的转移,此次特意来到中国的德国歌德学院总院长雷曼先生感慨说,歌德学院(中国)进入了艺术的象牙塔,从一栋大厦到一个公共空间,尤其是在一个具有德国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中,未来的歌德学院(中国)将打造的是无门槛、无界限的交流空间,观众可以进行各种多媒体体验。新的歌德学院在对空间进行改造之后,包括图书馆、信息中心、演出舞台、广场讨论区等多个区域。

“至所”图书馆与体验区

  歌德学院将这个新空间命名为“至所”(DER ORT),歌德学院(中国)院长安德思介绍,这个名字包含了实验室、广场、车间、讨论地点等多种涵意,最终命名为“至所”是想告诉大家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聚会的地点,还包含了无限可能性。“我们在世界闻名的798艺术区内,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中德合作项目而建造的一个生产车间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中德文化交流场所。它将包括舞台、会议厅以及一个信息中心,与坐落在海淀大学区内、以语言工作为重心的数码大厦同时存在。来自各个方面的鼎力支持使得我们的构想终成现实,我们现在为您呈现的是一个全新的歌德学院,它已经做好准备迎接21世纪全球文化工作领域的各项挑战:运用线上和线下媒介传播知识、进行思考,并从事文化生产,让文化、语言和信息在一个开放设计的空间下共同发挥作用——‘了解-创造-体验’是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理念。”安德思先生这样说。

乌特·阿达姆茨夫斯基 影像装置作品“中国的光辉城市” 截图

  据了解,在“至所”开幕之际将会推出艺术实验空间“灰盒子”,是歌德学院(中国)邀请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和学者在这里介绍他们的作品,进行艺术表达,以及举办工作坊,此次邀请了德国艺术家乌特·阿达姆茨夫斯展出她的影响装置艺术作品“中国的光辉城市”。

  作为首位在这里介绍作品的艺术家,乌特·阿达姆茨夫斯基将展示她的影像装置“中国的光辉城市”。阿达姆茨夫斯基生于1967年,现居柏林,其影像作品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慕尼黑现代美术馆和柏林KW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中国的光辉城市”是一部短片,反映了当代中国城市与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1930年提出的极端城市扩建概念之间的联系,试图找到现代派的乌托邦构想与中国今天的后现代现实在形式和概念上的相同点。

  其他相关活动:

  【开幕演出嘉宾】

  泰伦斯·努加萨和乐队(科隆),1van + X.L.F.(北京),雅各布·柯恩(德累斯顿),White+(北京)

  泰伦斯·努加萨是欧洲新一代爵士精英中最负盛名的小号手之一。努加萨对于爵士乐极富热情——无论是以和谐、严谨为主基调的音乐创作还是吐音清晰、技法纯熟的乐器演奏都体现了这一点。

  DJ 1van Binary是京城派对组织 “瓷器”的成员以及“Zarah Music”旗下制作人兼DJ。2013年正式进入DJ领域,同时开启对电子音乐制作的探索风格以Minimal House、 Dub Techno和 氛围音乐为主。他活跃于京沪等地的派对、音乐节中,致力于制作播放演绎令听者放空,舞者飘忽的走心主义音乐。

  X.L.F. (肖林丰)作为北京顶尖音乐制作人、DJ、录音音乐人以及“针刺疗法”电音厂牌的创建人之一,以其能够糅合多样音乐风格,而塑造一种带有独特个人标签的 “听觉史”被认知。

  来自德国德莱斯顿的雅各布·柯恩(Jacob Korn)出生于八十年代初,除了在音乐、视觉以及舞蹈方面的跨界工作之外,他也从未停止过长期以来的电子音乐创作。他制造的声音深受发电站乐队和九十年代早期的Techno和House音乐影响。在音乐生涯早期,他化名为Granufunk,将说唱和电子乐与爵士元素和怪异的电音融合。

  2010年,Carsick Cars主唱张守望邀请和嘎调乐队鼓手王旭一同开始了新的实验计划——“White Plus”(“White+”)。他们将这一项目称为“硬件电子乐队”,在其中,张守望负责合成器与人声的操控,而王旭则全盘操控打击乐以及鼓机采样,他制造出的声场充满波荡起伏。

  【对话】与策展人面对面之一——卢应华对话艾伦·布鲁门斯坦

  2015年10月30日(周五)14:00 - 16:00 地点: 歌德学院(中国),广场Agora

  主持:卢应华(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特邀嘉宾:乌特· 阿达姆茨夫斯基(艺术家)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将定期邀请来自德国和国际艺术界的顶尖策展人介绍自己最新的项目和视角。首位受邀参与讨论的是柏林KW当代艺术中心总策展人艾伦·布鲁门斯坦。

  艾伦·布鲁门斯坦1976年生于魏茨恩豪森,2013年1月起担任柏林KW当代艺术中心总策展人,先后策划了包括"重启"(2013)、"卡蒂埃·阿蒂亚:修复:五个行动"(2013)、"真实的情感:电影中的思考"(2014,与弗兰茨·罗德科奇恩和丹尼尔·提拉德里斯合作)和"瑞安·特雷卡丁:现场参观"(2014,与克劳斯·比森巴赫合作)在内的多次展览。此前的1998年至2005年间,她也曾在KW当代艺术中心担任策展人。在担任现职之前,艾伦·布鲁门斯坦是一名独立策展人,曾与西班牙艺术家朵拉·加西亚合作,在2013年第十三届卡塞尔艺术展上举办了脱口秀"来偷我吧!",还是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冰岛展馆的策展人。2008年,她在巴西圣保罗/坎波斯杜若尔的阿古利亚斯内格拉斯峰举办了暑期学院。2007年,她与菲利克斯·恩斯林一道,在卡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策划了展览"两次死亡之间"。2010年,艾伦·布鲁门斯坦在柏林创办了项目空间人民沙龙;2011年,她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办了"拥有和需要"计划。

  KW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制作和展览当代艺术的场所,重点关注和讨论当前问题。它旨在介绍德国和国际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与众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其订单规模保持了持续增长。

  【音乐】泰伦斯•努加萨小号工作坊

  时间:2015年10月30日,16:00 - 18:00  地点: 歌德学院(中国),广场Agora

  自上世纪中叶起,非洲大陆上诞生了一股独立的爵士乐潮流。费拉·库蒂、修·马塞凯拉、马努·迪班哥、阿卜杜拉·易卜拉欣和伊曼努埃尔·曼沙等音乐人对非洲节拍乐、非洲放克乐、马库萨风和强节奏爵士乐等音乐流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次工作坊的参与者将追寻这类音乐的发展轨迹,在感受演奏乐趣的同时,认识到看似复杂的非洲旋律完全可被用于演奏和舞蹈。富有感染力的喇叭演奏能为吉他和键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能与歌者和独奏者展开一场扣人心弦的对话。在本次工作坊中,参与者将再次感受到音乐的真谛在于沟通和交流。本次工作坊欢迎(爵士乐、古典乐等)各类喇叭手的参与。主持工作坊的音乐人泰伦斯•努加萨是非洲最为出色的喇叭手之一。他曾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赴德,在科隆音乐学院师从曼弗雷德·舍夫。2002年,内加沙荣获科隆爵士奖。除了多次承担伴奏任务之外,努加萨还是泰伦斯•努加萨乐队的负责人,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行过两张专辑。

  【设计】研讨会“设计能否改变社会?

  时间:2015年10月31日,10:00 - 19:30  地点:歌德学院(中国),广场Agora

  语言:中英(同声传译)

  与包豪斯计划合作,歌德学院(中国)将探讨包豪斯学派的历史意义:设计是否能改变社会?在不断进步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包豪斯学派和古典先锋派用设计去积极改变社会的诉求,是否能够见效?今天,我们如何才能重新认识自我,规划变迁和未来?什么才是目标明确、需求开放性结果的工作形式?合作制作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人们如何设计自己的存在?设计者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还是说在今天,设计的缺位才能使我们感到解脱?

  10:00 – 12:30 主题讨论一:乌托邦式的理想目标

  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学院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界和艺术界乌托邦思想中汲取了力量,渐渐成为了一种不断自我改良、不断深入影响现实的乌托邦典范的代表与象征,但同时它在思想层面也没有失去积极的创新贡献。乌托邦和文化全能性伴随着包豪斯学院的学生们一路走来,时至今日依然是工业设计不变的传统,威廉·华根菲尔德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今,设计师究竟保留了包豪斯学派的哪些思想和设计?乌托邦的出现就是为了迅速更正错误的消费意识,它到底蕴藏了怎样的潜能?

  嘉宾:瓦尔特·谢菲勒 (设计历史学家,魏森湖艺术大学),杭间 (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埃贡·谢麦提斯(设计师,教授)杨明洁(著名设计师、YANG DESIGN及YDC创始人)

  主持:艾墨思(艺术家,策展人), 斯蒂芬·瑞沃 (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代表处)

  14:00 - 16:30 主题讨论二:建筑的转移、输出与相互渗透

  包豪斯和经典先锋派的当时的诉求是,创造一种建立在基础原则之上,具有全球普遍通用性的设计。位于当年曾经作为工业建筑群的798艺术区中的歌德学院(中国)的新址便是一个受包豪斯启示进行建筑转化的绝好案例。在这一轮的论坛中,拥有国际工作背景的建筑师将讨论建筑的国际性和建筑在不同文化语境之间的转移与相互影响等问题。引进标志性建筑还是回归国家传统建筑?

  嘉宾: 卢卡斯·斯塔内科 (曼彻斯特大学讲师),薛求理(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达恩-罗格文(建筑师)等

  主持:菲利普 ·奥斯瓦尔特(包豪斯计划),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17:00 - 19:30 主题讨论三:城市——乡村

  嘉宾:张轲(建筑师),凯·福克勒(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教授,主攻城市化背景下的创意),本杰明·福斯特·巴登纽斯(柏林空间实验室建筑师),菲利普·奥斯瓦尔特(Philipp Oswalt) (林茨艺术大学空间和设计策略教授)等

  主持:吴安陵(包豪斯计划),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人、策划人,建筑实验者)

  中国,长期垄断建筑和城市讨论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已经深陷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寻找可能的替代形式,试图从乡村和传统建筑形式中汲取灵感。伴随着(再次)寻找新型城市—乡村关系的过程,似乎从城市层面,又有了拓展社会发展规划的新视野的可能。建筑师该做些什么?设计能否改变社会?

  【电影放映】:包豪斯舞台和舞蹈——奥斯卡·施莱默

  时间:2015年11月1日,11:00 - 12:30 地点:舞台,歌德学院(中国)

  影片导赏:周诗岩(媒体理论家,艺评人)

  在进行对于包豪斯建筑和设计讨论之外,歌德学院(中国)将放映两不关于包豪斯舞台和舞蹈的核心人物——奥斯卡·施莱默的短片,以进一步探讨包豪斯在艺术领域的实验及其影响。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认为舞台作品是一个足以与建筑艺术相媲美的由多个学科共同组成的"乐队团体"。有鉴于两种艺术在结构上的相似程度,他认为有必要建设一个包豪斯舞台,并借此研究和重新定义"舞台设计"的基本元素。

  奥斯卡·施莱默(1888-1943)是一位德国画家、雕刻家和舞台设计师。其作品尤为注重人物形象在空间中的位置。他在1923年至1929年间担任包豪斯舞台车间负责人。他创作了《三人芭蕾》和包豪斯舞蹈,以抽象和几何学的方式研究人与空间之间的形式、色彩、声音、活动和光线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剧院设计的基本条件。施莱默关于艺术的理念非常复杂,甚至对于当时激进的包豪斯运动都颇具挑战。

  11月1日,我们将放映关于奥斯卡·施莱默的个人纪录片《人和艺人?? 奥斯卡·施莱默和包豪斯舞台艺术》,以及由玛格莱特·哈斯汀和杰哈德·波那于1970年复制的的施莱默1922年创作的舞蹈作品《三人芭蕾》。

  【研讨会】“展望数字时代的变迁—— 网络中的数字人格”

  嘉宾:百度中国、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以及莱比锡大学传播和媒体学院的代表

  主持:Alex Chen(精品创意咨询公司“Cakeshop”创建人之一,负责人)

  系列活动策划人:菲利普· 奥托(智库机构互联网权利实验室和互联网权利媒体出版社创始人)

  2015年至2016年,歌德学院(中国)将围绕“数字化变迁”这一话题举办一系列研讨活动。在这几次活动中,与会各方将就对中国、欧洲和美国在数字化过程中的本质改变和异同点交换看法并展开讨论,话题涉及网络与文化的关系、基础设施、权利和社会改变等热门话题。

  2015年11月6日的首场活动重点关注“网络中的数字人格”。各类数字服务的使用重新定义了我们获取日常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新的数字人格有什么样的特点?国际专家将为我们描绘数字空间中人格的各式特征。我们在网络上如何交流,又有哪些不成文的习惯?哪些信息被存储了下来,我们都留下了哪些痕迹?数字服务的使用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在数字空间中,我们是否需要新规则,又是否有必要共同制订它?此外,活动中还将就中国、美国和欧洲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差异进行探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