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在东方经验与西方艺术之间 “无常之常”来蓉巡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伟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展览开幕仪式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蓝庆伟策展人梁克刚艺术家邵译农艺术家郭燕  2015年10月25日,&

展览开幕仪式

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蓝庆伟

策展人梁克刚

艺术家邵译农

艺术家郭燕

  2015年10月25日,“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展览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梁克刚策划,展览自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在米歇尔宫展出以来,曾先后在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以及北京天泰美术馆、山东时代美术馆、三亚艺术季等地巡展,本次成都当代美术馆的展出是“无常之常”的第十次亮相。

《4.26》 透明树脂、灰、木 尺寸可变 2015 谭勋

《木本心》 装置 100x100X200cm 2013邵译农

《窗系列一》 摄影 60x48cm、100x125cm 2011 萧潇

《剩山系列》 布面坦培拉 尺寸可变 2014 关晶晶

《雷神》 聚氨酯 175x135x140cm 2015 隋建国

  据策展人梁克刚介绍,先后参与过“无常之常”的参展艺术家共有54位,每一次展览的呈现,都会做出一定的调整。他对本次成都站的巡展尤为重视,因此在参展人员名单上做了一定的压缩,共有28位艺术家参展,如:隋建国、展望、何多苓、梁绍基、郭燕、魏言、郭工等人,其中有两位艺术家是新增的,每一位参展艺术家的增减都是依据其作品而言。他认为“无常之常”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展览项目,任何一次的亮相都应是新鲜的,并且要有所突破。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无常”使生灭相续,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和生机。“无常”能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因而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艺术大家创作的基点就是如何面对这种变化无常,如何做到超然物外去追求内心的自由、平静和归属感。

《一颗松》 装置 180x150x500cm 2012 郭工

《隐石》 装置 62x68x142cm 2012 展望

《自然系列No.109》 影像 尺寸可变 2008 梁绍基

《看!看!》 装置 50x50x50cm 2013 李勇政

  梁克刚告诉雅昌艺术网,“无常之常”最初是受成都双年展的启发,试图在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之间找到一些结合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三十多年的历程中,艺术家们全面地学习了西方现代主义兴起以来的各种艺术流派,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可以非常娴熟地运用国际当代艺术流行的观念与语言表达中国的现实,而真正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通过当代艺术语言与观念的转换提供全新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创新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共识和愿望。因此他希望用东方的美学呈现方式塑造一种有中国韵味的气场。

  在他看来“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所探寻的并非东方符号或中国情趣,而是思维和感受性的所在。参展艺术家基本存在同一共识:在中国深厚文化传统中寻找更有价值的理念和资源进行转换和创作。比如,李勇政的装置作品《看!看!》,平静的水面上每十秒钟会冒一次泡,看似与中国文化、东方经验毫无关系,但其实透过当代的装置手法,他在其中想追问的是中国禅宗里所常见的“动与静的关系问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梁克刚认为,如果仅仅拷贝西方,那么我们自身几千年的文明史该置身何处?欣赏东方的艺术不是为了再现真实的现实而是体会那种内心修为的境界与作品释放出来的气质和韵味。问题在于艺术家要选择怎样的元素,并且以怎样的方式提炼。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本次展览的展出也标示着2015成都蓝顶艺术节正式宣告落幕。“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还将于12月抵达西安,明年上半年前往青岛,把中国人对当代艺术的看法介绍给更多人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