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记忆与梦想——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耀杰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新闻发布会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9月23日下午3时,“记忆与梦想&mdash

新闻发布会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9月23日下午3时,“记忆与梦想——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就大展的有关情况进行通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北京双年展总策划刘大为,中国美协秘书长、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徐里,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王镛等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为响应国家大外交、大外宣以及国内文化建设核心理念的要求,第六届北京双年展特意确立了“记忆与梦想”的主题,号召世界各国艺术家以当代绘画和雕塑为主要形式,进行有关世界记忆与人类梦想的主题创作。“记忆与梦想”的展览主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2015国际大事记的艺术诠释与升华。记忆与梦想凝聚着历史与现实,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最能够体现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唤起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发挥艺术家的审美想象,从而产生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艺术作品。

  以“记忆与梦想”为主题 表达当代美术家的人文关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北京双年展总策划刘大为先生在为我们介绍此次展览的筹备情况时讲到:“展览主题一经发布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艺术家的响应,纷纷展开主题创作,计有106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的6650位艺术家投稿18386件,超过历届的参与规模,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和美国、法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希腊、罗马尼亚等国的艺术家投稿尤其踊跃,经过严格评选和激烈角逐,最终有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内的96国的605位艺术家拿到了珍贵的“入场券”,创造了一次新的“世界纪录”,其中入选艺术家尤其是国外艺术家主题性创作达到90%以上。”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关于“记忆与梦想”这一主题,刘大为先生在谈到时表示:“充分表达了当代美术家的人文关怀,唤起了世界美术家们的创作激情,发挥了审美想象,打开了心灵记忆的宝库,开掘了艺术梦想的空间,从而创作出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些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作品。在此要感谢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近7千位美术家的踊跃投稿!”

  此外,刘大为先生还表示本届北京双年展较全面展现全球当下绘画和雕塑艺术生态的同时,彰显出艺术无国界的优势和我在国际艺坛的号召力。表明北京双年展经前五届十余年的积累,其办展宗旨、展览主题、评价体系和组织方式已获得世界各国艺术家的认可与尊敬。

 刘艺青《向大师致敬》

耿延民《解放区的战利品》

  双年展策划委员王镛先生则为我们介绍了参展艺术家的情况,关于参展艺术家的亮点他讲到澳大利亚艺术家安纳斯塔西娅·康托古瑞斯(Anastasia Contoguris)入选的雕塑作品《犹太人区的孩子》,表现二战时期的华沙犹太人区,一个挨饿儿童蜷缩在凳子上乞求食物的情景——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未能亲眼看到“世界复归和平”的梦想实现,作品真切传递了对美好明天的期望和梦想。而中国国画家刘艺青的《向大师致敬》,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蒋兆和的《流民图》为背景,意在追忆前辈,以特有的方式记录了战争给平民带来的灾难和对法西斯的控诉,警醒世人牢记历史,爱好和平。艺术家郭润文的油画作品《长夜》,以写实技法,描绘了一个前苏联红军的青年战士形象。前苏联红军为抗击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201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这幅作品是对那段记忆的回望,也寄托了作者对于世界永久和平的愿望。

  开幕式设置有新意

  9月24日上午10点,第六届北京双年展开幕式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主办单位代表,有各参展国驻华使馆的代表(约50余位,以开幕实际到场情况为准),有200余位来自五大洲70多个参展国的参展艺术家齐聚一堂,创中国美术馆单个展览开幕外宾到场人数之最。

  此外,为营造开幕式良好的社会氛围,本届北京双年展专门在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和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设置动态屏幕公益广告,使走下飞机踏上中国土地的各国参展艺术家和乘客,使远在万里之外的世界公民,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直观的方式,看到第六届北京双年展开幕以及举办的消息,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聚焦第六届北京双年展。

  而且,据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介绍,本届北京双年展还在开幕前后展览现场设置了“我和‘记忆与梦想’的约会”微印相明信片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可使用手机和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合影后,只需填写一份关于展览的反馈表,便可第一时间免费制作成国际通用的邮资明信片并现场邮往世界各地,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和国际邮路,实现与世界朋友观展心动时刻的即时分享与留存。

王沂东《太行喜事》

唐德福《老屋梨花绽笑颜》

  为方便观众在离馆后还能通过手机便捷回看参展作品,组委会特意将部分重点作品图文制作成二维码,观众参观时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即可将展览“带”回家。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手机微站页面可多媒体呈现展览介绍、作品图片、现场视频等多项会议内容,真正实现各界聚焦中国美术馆的同时网络聚焦大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北京双年展还有一个布展和编辑细节上的创新之处:所有作品的展签以及图录,都配有根据作者自述撰写的作品赏析(中英双语),以便于中外观众和读者更好的理解其创作背景、理念等。

  彰显绘画与雕塑的当代性

  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展示世界当代绘画与雕塑的当代延伸为宗旨,创立了与世界任何一个双年展都不同的办展方式与规则,得到世界范围内艺术家们的尊重、认可与赞誉,不但成为北京、中国的文化艺术名片,也是当今世界展示绘画与雕塑的最大平台。

丁浩《通天塔》

郭润文《长夜》

  据刘大为先生介绍,本届北京双年展,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位艺术家来京出席开幕式、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其中半数以上艺术家是第一次来华、来京,他们虽语言不同、肤色各异、信仰不同,但对于绘画与雕塑艺术都有着同样的爱、梦想与期盼,不但能在中国美术馆看到近700件当今各国的绘画与雕塑作品,与同行现场越过语言的藩篱用心交流、观摩,而且能够在“现场”实境感受北京、感受中国、感受中国人民这一现实版的壮阔的“实景”绘画与雕塑,建立直观、生动、具象的中国印象。响应往届艺术家们的要求,为便于各国艺术家把握难得的机会,能够更充分的现场观看各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本届北京双年展专门安排了艺术家返场参观的环节。

  国际学术研讨会,实现跨国界的艺术交流与碰撞

  本届北京双年展将在9月25日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研讨会的设置,刘大为先生在讲到时表示历届北京双年展,都以国际研讨会的形式安排有学术交流的环节,北京双年展一直关注全球艺术生态的平衡问题,突出当代艺术对人类和平、社会进步的追求。第六届北京双年展研讨会将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历史契机,在世界共享有关“记忆与梦想”的大背景下就“北京双年展的未来发展”“绘画和雕塑的当代性”“艺术与世界文明的走向”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

国外艺术家作品

阿列克谢•萨图诺夫 Aleksei Shatunov 命运之神/ 2013/布面油画/ 120厘米×150厘米 

  他还讲到:“今年的研讨会计划延长参展艺术家的发言时间,多给来华的国外参展艺术家发言的机会和时间。从目前艺术家的回馈来看,参与的热情是很高的,国外有一百多位艺术家提交了论文,将从中遴选一部分主旨明确、有内容、有一定深度的,作自由发言或即兴发言,为艺术家营造轻松、学术、热烈的交流氛围。研讨会将由北京双年展学术顾问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任总主持,另有王镛、丁宁、张晓凌、陶勤等策划委员分场主持。”

  此外,本届双年展为了使大家在展览结束之后还能“身临其境”观看展览,在展览闭幕前夕即10月14日,由中国美协和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共同打造的“中华数字美术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D虚拟数字展览”也将在互联网上拉开帷幕,将令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为“永不落幕的展览”,为观者带来非同一般的虚拟现实观展体验。既能弥补很多观众不能到美术馆现场观看的遗憾,也使民众在实体展览闭幕后还能在网络环境下持续“观展”。

提伊图•吉尔斯普 Tiiu Kirsipuu 等待春天/ 2014/装置/ 35厘米×65厘米×20厘米

国外艺术家作品

  关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3年创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由国务院批准立项,政府出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自2003年到2012年连续成功举办五届,10年间参展国家和地区从49个增至87个,参展艺术家累计3000余人,参展作品共计3000余件,观众累计过百万,被国外艺术家誉为“当代国际绘画雕塑的中国支点”,曾被《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列为重点扶持的知名品牌文化活动,是高水准的国际当代绘画和雕塑艺术展示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艺术家的热情响应。第六届北京双年展主题为“记忆与梦想”,将于2015年9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拟展出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美术作品600余件,届时将有200余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艺术家出席开幕式及国际研讨会。除主题展外,大展还有东南亚、厄瓜多尔、加拿大、南非、亚美尼亚、智利6个当代艺术特展。本届北京双年展将汇聚那些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艺术作品,用艺术来沟通世界人民的“记忆与梦想”,架起东方与西方的桥梁,编织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