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生拒摘棉花背后的价值错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每年秋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百万拾棉花的学生都会成为家长关注的话题,最近两周,记者从许多高校学生和家长打来的热线中发现,城里的孩子并不适应这项劳动实践,拾棉花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成了一项“痛苦”的任务,从而出现了各种怪现象:家长帮孩子完成任务、学生交钱买“任务”、施“苦肉计”开病假条等。(据9月23日《都市消费晨报》)

  新疆作为一个产棉大区,身在其中的学生在摘棉季节摘摘棉花,竟然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一方面,人人都懂得社会实践和吃苦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当学校真正践行这些教育理念时,各种矛盾和阻碍纷至沓来。纵观新疆高校学生摘棉纷争,诸多学生、家长不是从如何完善学生摘棉的实践活动,使之更趋合理、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讨论问题,而是抵触、逃避这种社会实践,从根本上否定学生摘棉花的合理性。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6岁以上孩子必须做家务和社会劳动的时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孩子,却日益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一项权威机构调查发现,51%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2%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31%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的家务。青少年在家里劳动少,在学校同样劳动少。不仅学生不以体力劳动为荣,而且家长也担心孩子“吃苦”,认为孩子劳动是“多余”。与此相反,强求孩子补课、参加课余培训,家长们却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苦楚和身心健康。

  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诱导了学生追求高分、轻视和厌恶体力劳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分数高才是赢家,赢者可以通吃,体力劳动则是雕虫小技、“下里巴人”。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目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分配严重不公。一些人利用制度空子可以轻而易举牟取巨额财富,而作为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农民却不能获得社会的平均收入和必要的社会保障,成为“无能”和“弱者”的代名词,失去了作为国家主人的自豪感。社会现实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既然体力劳动是一种普遍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学生从事劳动实践也毫无光荣感、成就感可言。

  人从事任何事情,总是自觉或不知觉地追求某种意义和价值。其实,学生摘棉花不能承受的不是所要付出的体力艰辛,而是缺少对于摘棉花这一事务的价值认同,甚至在他们看来,摘棉花与他们所理解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背道而驰。看来,在学生拒绝、逃避摘棉花活动的背后,掩藏着一个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