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孟阳阳个展“孤-身”亮相龙艺榜画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桂森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6月19日,孟阳阳个展“孤-身”在798龙艺榜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6月19日,孟阳阳个展“孤-身”在798龙艺榜画廊开幕。

  孟阳阳的作品总是试图用色彩的温度来引领观众的心理,那是一种“光”的指引,用象征人性简纯的颜色所带来的温度占据画面,表现“孩童”和“少年”形象下那些莫名的却无法消解的迷茫与忧愁。而在她近期的作品中,我们慢慢可以看到“孩童”和“少年”的鲜明形象在减少,高明度色温带来的难以取悦的、敏感的情绪在减退。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出现一些隐于黑暗背景中,还不能完全被定性的陌生的人物形象。这种未明了的状态是极具吸引力的,能让艺术家拥有更多自主意识和空间,挖掘自己都尚未探寻的内心领域,帮助她从之前单纯的对过往记忆的镜像描述,深入到对当下心境变化及时的语境调整中去。

  也正因这种多变和不确定性使孟阳阳获得了一种新的超越性的视角,这种视角不带过多的定义和价值判断,具有更多的自由意志。画面中那些冲撞入镜头,恍惚却又带着怔定眼神的面部特写就足以显示其存在的本质,人物的魅力既虚泛又残酷,既荒诞不经又直指现实,既无序又紧张。当与每一幅画面中的人物对视时,思考每一幅人物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又可以鲜活地感受到人性的乖张,生存的悖谬,以及语境中洋溢出来的创作主体的质疑态度。

  这种质疑态度和画面中的人物一样隐于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把以往作品中色彩温度的指引看作是一种外在张力的话,那近作中的光照不到的地方则像是一种内在张力,它向内向下,低沉而有力量。是一个从喧哗到平静,一个抒情到隐喻,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它通过喻指世界而发现自我的隐秘之境,从而达到与这个世界的规则与既定对抗的目的。

  在《有意识的呼吸》这幅作品中,我们很容易被人物脸上覆盖的异形白色所吸引,如果把她看作是一个呼吸的容器,那它是为了短暂保存氧气所用,还是一种加速自我灭亡的工具呢?在作品《关于你的一切我一无所知》中,白色与背景有着暧昧的关系,长牙舞爪成一个诡异的模样,它是潜在于森林中的幽灵?还是只是艺术家和我们作的一个恶作剧?……

孟阳阳(右6)和她的朋友们

  这些“白”在孟阳阳以前的作品中并不常见的,但却广泛出现在她新作的人物和布景中。它被画的虚薄而诡异,意义与指向性不易判断,像是艺术家故意留给观众的谜面,这与孟阳阳以往作品中出现的“光”的表现完全不同。光是虚构的,笔刷与画布的来回之间,并不企图制造可含纳任何光线的空间,而只是单纯地保留了涂绘本身所占据的位置。而这些频繁出现在孟阳阳近作中的“白”却带着明显的企图意志,它依托于具体的形,在荒诞的人物和疏离的空间关系下显现出悬而未决的紧张与悬疑感。

  “白”可以是“轻”。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轻”不是事物在明朗之后的解脱,而是步向深渊前的短暂停滞与放空。在画面中被撑开的“白”所孤立出来的是个体的真实情感与想象世界之间的空隙,它既是我们得以短暂慰藉的温床,同时又是使人不断深陷其中的井洞。

  孟阳阳的近作在人物塑造、色彩、构图的艺术化处理方面的转变,其实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这里的“简”并不是技法上的简单,而是简化细节、纯化语言,甚至剔除色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画面本身需要承载的意义和指向性。这种变化从之前“纯真的邪恶”中的孩童到“追光”中的少年再到现在,是一个从“自我”过渡到“世界”,又重新返回自我的循序递进的过程。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词: 孟阳阳 龙艺榜画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