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思辨的个性 本土的共性:“干预/蓝天”韩建宇、黄一山双个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欧宝静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开幕式上,此次展览策展人梁健华,参展

开幕式上,此次展览策展人梁健华,参展艺术家韩建宇、黄一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范勃、邓箭今、陈海、宋光智等,策展人樊林、胡斌以及扉艺廊艺术总监叶敏等来到现场

展览现场如同是一次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大聚会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范勃希望两位艺术家能将这些探索经验反哺到学院教育中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邓箭今高度认可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及工作态度

策展人梁健华既有力分析两位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实验成果,同时亦表明“双个展”的初衷

扉艺廊艺术总监叶敏讲述此次展览酝酿两年多的历程

  (雅昌艺术网讯)3月20日晚上8时,由梁健华策展的“干预/蓝天:韩建宇、黄一山双个展”在广州扉艺廊开幕,此次展览为同属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生、现均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两位本土艺术家在广州举办的首次个展,现场展出二人在2014-2015年的最新力作。韩建宇“干预”个展主要呈现的是:从交织在一起的林木、桥梁和事物切入,与以往创作相比,将个人的视野放在更大的层面,将一些政治、公众人物从原有背景抽离出来,让观众重新思考他们的关系;而黄一山“蓝天”个展主要呈现的是:延续以往冷静叙事的画面,却是对平整有序、恒定透彻空间的延伸,暂别“大道”走“小径”,以“蓝天”系列对事物整体视觉进行自省。从整个展览可见,两位艺术家从不同路径出发,却又有着宛如殊途同归般的默契,是一张二人在各自思辨领域的“成绩报告单”。

参展艺术家韩建宇在其作品前

韩建宇创作资料

韩建宇《失控的边缘之一》 185X185CM  布面油画 2014年

韩建宇作品《时间的残渣》书、亚克力 40x40x50 2015

  “干预”并非对艺术的干预,而是韩建宇对自身创作现状的一种干预。因为“习惯性”是韩建宇很恐惧的一个词,他认为艺术需要不断冒险,“不成熟”是一个艺术家最理想的状态,所以他时刻保持一种不断实验和探索的状态。心怀英雄主义情结令韩建宇一直以来的创作角度都是从宏观的“大我”切入,而非“小我”的小情小调,尽管此次展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他的视野从历史、政治等公共领域转向自身,但依然是对公众关系的一种思考延伸,甚至将之放到更大的层面。本次展览带入其最新室内装置创作,以凝固在树脂里的圆点为遮挡,令其作品蕴含更丰富的解读意义。

艺术家黄一山在其“蓝天系列”作品前“搞怪”

黄一山创作资料

黄一山“蓝天系列”收集了25种天蓝色颜料

  黄一山认为“蓝天系列”是一种纯粹的实验,不存在转型之说,是对过往思考维度的扩张,“就好比或许以前走的是大道,现在有一条小径吸引了我,我在小径走着走着,可能终归回到大道上,又或者会一直走下去。”对于空间直截了当的精准拿捏,是黄一山创作上的个性化体现,看似是极简主义的表现,内核却与极简主义无关,形成一种空间上的“拟真”或“怀疑”。

“蓝天系列”装置作品

  “以往我作品里的空间是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考,但蓝天系列的空间却是无限的。”黄一山说。在“蓝天”系列里,黄一山收集了25种天蓝色颜料,在它们所指代的“蓝天”这个概念里,反复摸索着它们和绘画的关系。正如策展人梁健华所言,“就像人们反复咀嚼一个念头一样,通常不仅带来认识,也异常丰富。”

黄一山《金属门》 60x50cm布面综合材料

  “在2013前后,韩建宇将对这些公共话题的关心,带进一个更为复杂的角度里。交织在一起的林木、桥梁和事物,指向他对公共议题的逼问。……2014年,黄一山坚持的工作方法让他发展出对作品和周围更为敏锐的感知力。本次展览中,他展示了这种工作方式不仅产生出一个满意的画面,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视角,去触碰周围的事物。”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梁健华既有力分析两位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实验成果,同时亦表明“双个展”的初衷,“尽管两位艺术家有相同的教育背景,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展览不在于找到两位艺术家的共同议题,但他们在各自工作领域的进展,显示出他们的工作都在个人与现实间寻找更为妥善的结构关系。艺术家的能力正是将这些经验具体化。”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5年5月31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