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泰康空间现70后武汉当代艺术家独立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周雪松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李郁、刘波 "慢门"  (雅昌艺术网讯)泰康空间2014年的收官之作,于2014年11月13日下午4

李郁 刘波

李郁、刘波 "慢门"

  (雅昌艺术网讯)泰康空间2014年的收官之作,于2014年11月13日下午4点正式开幕,同时呈现的是4位艺术家的三个独立项目:李郁、刘波的“慢门”、刘窗的“爱情故事”以及王思顺的“第一次黎明”。同时,位于泰康空间3楼的“露台项目”——“徐渠:网球场”,仍将继续。

  李郁、刘波的作品灵感最初来源于武汉当地报纸上的豆腐块新闻,两位艺术家通过多年的合作,由摄影实践转而发展到用录像表达。本次“慢门”项目,两位艺术家从报纸上的千万个实事新闻中,节选了六个发生在湖北当地的社会新闻,将他们编辑精简成豆腐块新闻的体量,并且将故事中最高潮的部分,用极致到1秒的影像方式拍摄下来。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4个大多数时候是黑屏的屏幕,在漫长的等待中,偶尔一个屏幕会随机地出现六个影像中的一个。另一间展厅中展示了这些影像的”脚本“——被艺术家缩减到豆腐块体量的新闻,用反转片的框框呈现出来。两位多年从事摄影的艺术家,借1秒的”慢门“概念,来探讨现实与影像之间以及录像与摄影这两个媒介之间双重交错之际的惊鸿一瞥。当"瞬间"成为距离,现实与艺术、媒介与表达的诠释空间随即扩张。

刘窗,爱情故事,2014,旧书、音频

  刘窗的“爱情故事”则是一个混合了视、听觉的综合装置,艺术家从广东东莞收集了出版于上世纪末的数千本言情小说口袋书,以前出租这些书籍的书店,从2008年智能手机面世开始,渐渐一一倒闭。刘窗从这些书店整体买下这些小书,回来之后,他在小书的传阅者留在书本中的私密性文字或涂鸦里,发现了寄居其中的另一种文学。这些看起来似乎更“底层”的文学在这些书本的持续传阅过程中隐秘生长并形成了自身的语言魅力。他花费了2年的时间对上千本小说一一浏览、筛选,找到让他有感觉的文字和图像。此次展览中,他将这些文字和图像像学生时代的黑板报一样复制在展厅四面的墙上,并翻译成英文,似乎为这些文字带来了某种尊严感。在视觉化地呈现这些小说和寄居文学的同时,由噪音、小号、人声混合而成的声音被融入到展览现场,从而试图从听觉上唤起观众进入感受作品的心理通道。

 

 

  “王思顺:第一次黎明”

  在“第一次黎明”中,王思顺采用了泥这种单一的物质性材料。在泰康空间进门的主展厅里,从二层的观赏平台上,将一立方的泥向下跌落,在落地的一瞬间,距离与力量成为了为泥塑形的最重要的工具。这是艺术家在想到这一方案之后,第一次真正尝试将1平方米的泥摔下去。”砸出来的效果,比我想象中的更夸张。“王思顺说,他表示,无论泥最后被摔成怎样的造型,都是令他满意的。除了一平方米的泥以外,还有一个杯子,其中水和泥随时间渐渐被分离。展厅入口和门外庭院的椅子上,也有艺术家随手贴上去的”一团乱泥“,泥与空间和人也在这其中随时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借着这个项目,王思顺创作中一贯的关注作为非物质材料也在本次项目中加以突显。

  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出生在70年代末,与武汉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或出生于武汉,或在武汉接受艺术教育,甚至定居工作在武汉,这种“巧合”的地域性或将成为泰康空间未来策展研究的工作线索之一,即艺术家成长、生活、学习、工作所在的地域风物、人群性格与其艺术创作特点之间的微妙关系。而这次几位湖北籍艺术家的聚首,似乎也在提示着人们将目光投向那个华中重镇,以及一座即将于明年正式与大家见面,位于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内的大型美术馆的多重可能。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17日。

  【小贴士-关于艺术家】

  李郁,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现生活工作于武汉。

  刘波,1977年生于湖北石首,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刘窗,1978年生于湖北,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王思顺,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